在今(25)日举行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专题询问会上,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引起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市农委主任路伟在回答询问时表示,重庆对高毒农药的管理高度重视,通过定点经营,高毒农药的经营门店从8200家减少为1193家,且实行实名购买,今后高毒农药的使用将逐年减少。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目前,重庆还有1193家经销门店销售高毒农药。对此,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委员石小川提出疑问,重庆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怎样?如何监管?
市农委主任路伟首先对农药的概念做了说明。他介绍,国家对农药管理大体分为了三类,一类是禁止类,无论是生产、销售、使用都是禁止的;第二类是限制使用,有19种;第三类是低毒、低残农药。通常说的高毒农药就是第二类,属于限制使用。
据了解,重庆农药使用量一年约1万吨左右,其中高毒农药1千吨左右,2015年为1132吨。在管理方面,重庆强化了高毒农药的经营管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高毒农药的经营门店由8200家减少为1193家,且实行实名购买,每个门店都配备计算机、扫码枪、身份证识别仪。
路伟称,重庆还示范推广低毒生物农药,在万州、云阳等七个区县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带动辐射19万亩。双管齐下,使得全市的高毒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
此外,重庆还加大监管执法力度,2015年对109个农业生产企业、134家农药经营单位监督抽查300多个样品,约谈问题企业一批,依法立案查处32起。
路伟表示,高毒农药目前国家只是限制使用,今后更多的会考虑生物农药如何跟进。高毒农药暂时不会退出市场,但会逐年减少使用。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中国农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