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贡茶之乡”宁可要草不要农药
2016-01-11   来源:中国农药网   

  在清池一睹了2000多年的古茶风韵,感叹金沙茶历史的源远流长;在禹谟镇八宝山一览一望无际的茶海壮观,让人感受到这片“新绿”的强大生命力。

  “贵为中国贡茶之乡,就要展示出贡茶风采。”金沙县茶办主任邹兴说,该县将打响“中国贡茶之乡”这一金字招牌,使昔日的贡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力争通过5年,将茶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产值突破15亿元。

  两个朝代都贵为贡茶

  冠以中国贡茶之乡称号的金沙,并非浪得虚名,在汉代和明代,该县的茶叶都被皇帝钦点为贡品。

  据大定府记载:西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曾在清池停留,当地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口干舌渴的唐蒙品尝到回味甘甜的清池茶后赞叹不已。之后,唐蒙将清池茶带给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到了明朝,奢香从四川下嫁到大方,途中也经过了金沙清池,在品尝到清池茶后,她是久久不能忘怀。奢香夫人从政后,将该茶上贡给当时的明朝皇帝,皇帝喝后,大加赞赏,要求奢香夫人每年都要上贡该茶。

  “历史浓墨重彩渲染金沙茶。今天,全省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对金沙茶叶来说,就是迎来‘又一春’最好的历史机遇。”邹兴说。

  打响中国贡茶之乡招牌

  2009年,金沙县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这是该县首次获得冠以“中国”名称的殊荣,也为金沙茶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紧接着,当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茶叶产业的发展作为“五子工程”之首来抓。

  “只要在茶产业链上的,都能享受到政府的扶持。”邹兴告诉记者,种茶的,政府每亩补贴1400元;建加工厂,政府一平方补贴200元;买茶叶机械、申报龙头企业等都有相应的补贴。

  强力的政策扶持让金沙茶产业驶入高速道。从2008年的5万多亩发展到如今的22.5万亩。2015年,该县更是交出了一份有分量的成绩单:全年生产干毛茶1130吨,实现产值2.01亿元,实现综合产值3.75亿元。

  金沙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认可。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优茶评比中,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清池毛尖”获金奖、“清池绿茶”获银奖,贵州天灵茶叶有限公司“天灵翠片”、“天灵御平”、“天灵毛尖”和“天灵女儿红”四个品牌摘取三金一银大满贯。

  质量底线 绝不触碰金沙茶抱团闯市场“质量就是生命线,一个企业的茶出问题,就会毁掉金沙贡茶的整个品牌。”邹兴说,“我们绝不姑息质量不过关的茶企,只要哪家敢触犯质量底线,就绝不手软将其拿下。”

  金沙县的22.5万亩茶园,完全按照有机茶的标准进行管理,在茶园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宁可要草不要草甘膦”已成为共识。

  政府的主管部门也加强了监管,从源头把关,加大对茶园农药、化肥的管控,对茶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检。行业协会将金沙贡茶视为生命,哪家的茶叶不符合标准,就不能用金沙贡茶这一公共品牌。同时,该县的农牧局质监站和工商局更是加大上市茶叶的抽检。这样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安全管控网络,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金沙茶属于后起之秀,茶企实力还很薄弱,要闯市场,就必须抱团发展,集体亮剑,才能做大做强。

  针对当前品牌“杂、乱、小”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各自为阵,形不成合力去开拓市场。如今,金沙茶实现基地管理标准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等“五个统一”,为金沙茶抱团闯市场打下基础。

  金沙统一制定红茶和绿茶的加工及工艺地方标准,从基地建设、茶园管护、茶青采摘加工、产品粗制、精制到包装标识都强制使用统一标准。然后,分别给绿茶和红茶统一打上“金沙贡茶”和“壮飞红”这样的公共品牌标志,形成统一的品牌体系。

  而且,金沙茶业协会还承担起了企业的部分茶叶销售重任。只要是茶企按照标准来生产的茶叶,茶叶协会就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同时,从有形市场着手,在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设金沙贡茶专卖店;再打开无形市场,开辟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渠道,争取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主流平台营销金沙贡茶,扩大销售渠道。

  “种茶”托起致富梦

  如今您来到金沙,不仅仅要到清池看看“盐茶古道”,更要到八宝山看看壮观的“茶海”。位于金沙县禹谟乡的八宝山,昔日是一个个闲置的小山包,部分山包常年缺水,百姓不愿耕种,部分群众选择在山上搞养殖业。而如今,这些小山包却“摇身”变作百姓“金山”,茶园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余亩,到2015年实现两万亩,这里也成为毕节茶区唯一一个“乌龙茶”产地,弥补毕节茶产业在“乌龙茶”生产方面的缺失。

  近年来,金沙种茶的“风潮”更是一波高过一波。曾经以传统农业作为经济来源的长坝乡店名村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茶大村,全村1018户农户中有700户种茶,茶园面积达8000亩,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

  店名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朝海告诉记者,如今无论是走在山间小道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硬化的道路,茶园里的机耕道纵横交错,而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均是政府的专项资金修建。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金沙县茶园面积从几百亩增加到现有的20.4万亩,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赵朝海说:“茶园面积的猛增离不开政策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政府大力的支持和实际行动,让我们百姓尝到了甜头,种茶是为我们自己种,能实现我们脱贫致富的‘中国梦’。”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农药信息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4-178907-1.html

标签:农药 不要

上一篇:“苹果之乡”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下一篇:5种常见家庭日用品或含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