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市场农副产品残留农药检测议案》(以下简称“议案”),2006年2月和2011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市政府的提请,连续两次延长议案办理期限5年。23日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议案》结案。
1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913万元。市农检中心检测能力显著增强,检测项目由原来227项扩展到目前的365项,检测范围由原来仅有的蔬菜、水果检测扩大到蔬菜、水果、瘦肉精、重金属等各个方面。
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纳入信用管理平台
市农业局局长詹晓东说,近年来,惠州每年经常性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每年抽检100批次以上。为解决散户监管盲区问题,今年以来将种植、养殖散户纳入监管范围,通过集中开展检查和抽检,共检查种养散户1046家,抽(送)检蔬菜、猪尿样品1927个,散户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生产者诚信经营是农副产品安全重要环节。惠州出台《惠州市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信用评级制度》,对纳入管理平台的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进行信用评级,由优到劣划分为A、B、C级三类。目前纳入信用管理平台的1002家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中,A级864家,B级133家,C级5家。除了将信用评级在平台上公开,还根据信用评级情况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实施分类管理,对A级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优先扶持;对B级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对C级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将信用评级与政策扶持、项目安排挂钩,将纳入平台管理并获得A级信用等级作为享受扶持政策、申请资金项目的必备条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扩大到覆盖种养散户
詹晓东表示,惠州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将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长效投入机制。鉴于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量不断增加,监测对象由重点检测规模生产基地扩大到覆盖散户的全面监测,监测品种从蔬果、生猪扩展到所有农产品、农业投入品,为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需要,各级财政此项经费投入要逐年增加,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刘仕启提出,建议市政府对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将市人大议案项目每年375万元资金转为市政府常态化专项资金,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惠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财力逐年加大投入。同时,推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标鉴标识制度、检验检测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把农业标准化贯穿于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更多农药残留,请关注农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