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植调剂芸苔素内酯成行业热焦点
2015-05-30   来源:中国农药网   


  近年来,芸苔素内酯一直被关注,它主要是一种一种最新植物内源激素。芸苔素内酯日益成为植物调节剂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于5月27日,由中国农药应用与发展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植物生长调节剂交流会在江西九江召开。与会专家认为,有政府重视、企业努力,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将日趋规范,而得益于在增产、抗逆、解药害、降农残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芸苔素内酯再次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
  协会常务副会长查显才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形势虽整体向好,但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和产品竞争力不高、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内外行业发展动向,积极参与和推动行业发展规划,加大力气做好产品推广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市场。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委员会也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动态分析中,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证管理处赵永辉副处长指出,2014年中国共登记相关产品56个,其中原药15个,制剂有41个,涉及有效成分有24个,其中以噻苯隆、乙烯利、多效唑、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等居多。2010~2014年,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登记总数基本稳定在700个左右,数量排名前八位的依次是乙烯利、赤霉酸、复硝酚钠、甲派鎓、多效唑、芸苔素内酯、噻苯隆和矮壮素,剂型仍以水剂为主。主要登记作物为棉花、番茄、水稻、烟草、葡萄、芹菜等,呈现出新有效成分登记数量比较少、单剂多混剂少、同质化产品多、剂型种类相对较少等特点。另外,为了便于登记管理,相关单位正在着手制定关于芸苔素内酯原药和制剂的行业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包括28-高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等在内的五个结构。
  根据海关提供的农药进出口数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际文化交流与服务处张文君处长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生物农药出口量为1.87万吨,出口金额为1.38亿美元,呈现出负增长态势。2011~2014年,生物农药制剂出口占比逐年增加,达到了48%,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在出口量上以亚洲和北美居前,分别为34%和32%;在出口金额上以欧洲国家占比最大,非洲次之,出口产品价值得到提升;2012~2014年出口目的地排在前十的国家占比由92.8%降低到了76.0%,表明出口国家分布越来越广泛。2014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产品依次是乙烯利、多效唑、矮壮素、甲派鎓、抗倒酯、抑芽丹、赤霉酸、单氰胺、噻苯隆、氟节胺,其中乙烯利占比最高,出口数量为1.07万吨,达到了57.25%。2014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产品分别是赤霉酸、乙烯利、抗倒酯、多效唑、噻苯隆、S-诱抗素、甲派鎓、杀雄啉、苄氨基嘌呤、赤霉酸A3,其中以赤霉酸和乙烯利占比最高,分别为0.38亿美元和0.33亿美元,分别达到了27.88%和23.60%。
  会上,以上海威敌生化(南昌)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农药生产企业带来了芸苔素内酯应用经验分享。据上海威敌技术部楚娟娟介绍,芸苔素内酯除了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强植物抗药性、降低农残等突出效果外,作为近年来企业争相登记的热点,仍有很多应用价值需要挖掘。目前,上海威敌围绕独家高活性产品28-高芸苔素内酯在预防柑橘黄龙病、修复果树退化机能、降低植株重金属含量、提升盐碱地土壤上农作物生长机能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谭伟明副教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李香菊研究员、北京农科院植保所贾春虹分别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品质改善、农药残留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由中国农药应用与发展协会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威敌共同承办,吸引了行业内的近150人前来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农药信息摘自互联网,与新农资360无关,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4-168767-1.html

标签:农药 焦点 行业 调剂

上一篇:原药戊唑醇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下一篇:永新县现场演示无人升机喷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