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翔安新圩镇后埔村老黄的菜地看到,白菜菜苗已经变黄,叶子开始枯萎。老黄告诉记者,12月10日他在新圩一农资店买了一瓶2010年8月份上海产的“三唑酮”农药,取了15克于当天喷洒,“没想到,过了两天菜苗开始变黄并枯萎。”
老黄说:“我用这种“三唑酮”农药10年了,之前用量更多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随后,老黄带记者来到他的莴笋地,记者发现,喷洒了8月份上海产的“三唑酮”农药的莴笋,叶子变黄甚至枯萎。而喷洒了4月份产的“三唑酮”农药的莴笋,则没有出现问题。
老黄说,他们村有5位村民购买了8月份上海产的“三唑酮”农药,按照正常的使用方法喷洒,两天后共10余亩地的白菜、莴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黄和枯萎。
目前,工商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此事。新圩工商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批“三唑酮”农药已经由农业部门抽样提取前往送检,不日将出化验结果。他还表示,该批农药适用对象为小麦,而蔬菜则不在适用对象之内。蔬菜变黄或者枯萎,是农药原因还是农户使用不当造成的,要等化验结果出来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