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农药在中国
“如果国家放任不管,中国农药市场有可能拱手让给外企。”近日,一种悲观论调在国内农药行业蔓延:跨国农药企业携质量先进的高价品种在国内市场突飞猛进,已经在局部市场形成相对垄断。有网友甚至担忧:一旦被外企垄断市场,不仅农民要忍受高昂的用药成本,甚至将威胁国家的农业安全。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于上述论调,一家跨国农药企业负责人并不以为然:这是国内一些农药企业害怕市场竞争,借机向国家要政策要扶持,还在幻想地方保护,国家不能保护“落后生产力”。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折射出的国内农药行业孱弱的现实。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农药工业基础落后,加之过度低质竞争,导致自身创新能力滞后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国产农药的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并非危言耸听。
高档产品已完全“失陷”
日前,跨国农药巨头先正达、拜耳、陶氏、杜邦等陆续公布2011年第一季度经营状况:先正达共实现植保产品销售额27.9亿美元,同比上升11.2%,其中亚太市场销售额达到5.09亿美元,上升13%。拜耳作物保护业务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6%(汇率调整后为12%),达16.76亿欧元。陶氏化学健康和农业科技业务第一季度销售额,达到创记录的16亿美元,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杜邦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虽然草甘膦仍未走出低迷行情,但孟山都今年第二季度(截止2月28日)农化产品共实现销售7.08亿美元,上升10.3%。此外,巴斯夫公司也预计其2011年第一季度营收与扣除特殊项目前的息税前利润(EBIT)将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与国外农药企业业绩全线飘红不同,受干旱、通胀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农药企业陷入低迷。从国内农药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情况看,多数企业报告显示业绩大幅下滑,实现增长的屈指可数。
国内外企业业绩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凸显国内农药企业的市场正逐步被进口药占领的现实。目前,国内农药市场高档产品几乎全是进口,如在杀虫剂领域的康宽、稻腾、垄歌等,杀菌剂领域的丙烯酰胺类、肟菌酯与炳环唑复配类等。这些产品由于效果好,在市场上很俏销。
不仅如此,在低端产品领域,前景同样堪忧。表面上看,那些非专利产品,外国货敌不过具有价格优势的国产货,所以销量不如国内。“但从长远看,笑到最后的却是外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说,国内企业做产品,国外企业做品牌。国产药虽然整体量大,但并不是单个企业的杰作,靠的是分散的汇聚。国外企业则不同,着眼经营品牌。通过品牌渗透,让农民指名购买。比如除草剂领域,孟山都生产的“农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国内几乎找不出对手。
如此观点,湖南衡东县零售商单石坚深表赞同。他说,当地除草剂产品,90%以上的市场被孟山都的“农达”占领,“如果哪个零售店没有这种产品,几乎没生意可做。”
是不是危险信号?
于是,一种悲观论调在国内农药行业逐渐蔓延:如果国家放任不管,中国农药市场有可能最终被外企垄断。
“这种论调并非空穴来风。”陈福良介绍,国外产品在国内有成熟的营销模式,从各级植保站到农户,外企凭借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稳步扩大市场占有量。反观国内大多数药企,销售往往就是配送过程。一些做得好的企业,即使有心做市场,也是借经销商渠道,并非真正通过培训农民占领市场。“国内农药制剂市场‘洋进国退’的趋势非常明显。”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广西一农药企业负责人不无担心地说,10年前中国的种业市场,就有点像今天的农药市场。那时,国内种企也很分散,无力阻挡跨国公司进攻。外企在中国推广专利种子,刚开始也是通过培训,甚至免费让农民试种推广。等市场份额逐步上升后,就开始涨价。今日,跨国公司一粒专利辣椒种子能卖2元多,就是一个例证。但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因为这是专利产品。“那么谁能保证,兼做种业业务的跨国农药公司,明天不会将他们在种业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农药市场?”
广西另一农药企业负责人补充介绍,外国所谓“四大天王”产品,从推出到现在,几乎每年都在涨价,涨幅在10%-15%之间,是明显的“温水煮青蛙”策略。
面对“洋进国退”的趋势,国企应该如何应对?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处长邵振润认为,国货当自强,国内农药企业应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同时在推广服务方面要加大力度,奋起直追。
国企巨头只有“规模效应”
“后发无力是短板。”陈福良感叹,国产药研发滞后,与外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从基础研究到新产品研发,再到产品推广,国企都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研发方面,国外公司一年研究的化合物多达数十万个。比如杜邦公司,研发出一个康宽需要筛选上百万个化合物。而我国,包括沈阳化工院在内的研究机构,每年研究的化合物不过几万个。
“这主要是由实力决定的。”陈福良说,国内企业实力不足,几乎不舍得投钱研发。结果只能有两种:要么,研发的产品上不了台面;要么,仅是剂型改良,很难产生革命性成果。最好的证明就是,市场上现有的主流产品,除了井冈霉素、杀虫单等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外,其他均由国外开发。
一位在跨国公司有数十年工作经历的业内人士补充:国内农药的基础研究不行,即理论研究没有取得突破。研究一个化合物,需要从全新的机理方面取得突破,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点外企做到了,他们从产品利润中,专门拿出钱攻关。
“但在中国,企业不关心,国家投入也少。”陈福良说,国外的理论研究由企业承担,国内则靠院校等科研单位借助国家项目经费独力完成。近些年来,从“973”专门针对绿色农药研发的几千万元投入,到目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两个亿,与国外投入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陈福良进一步指出,国内药企产能过剩,处于恶性低水平竞争。短期看这种低质和过剩的竞争,让行业享受到低价产品的实惠;但长远看,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后果最终还是由使用者和食品消费者承担;另一方面,过度恶性竞争导致抗药性快速产生,最终农民不得不增加用药量,造成恶性循环。在这种背景下,拥有优越质量和性能的国外农药,逐步蚕食国内市场将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内农药行业也在兴起并购整合之风,但不少人认为,这种整合只是获得了简单的规模效应,并没有从产权、资产、专业分工等综合层面整合,实际上还是散的。就像把土豆装进麻袋,表面看是一个整体,打开还是一个个土豆,“所谓的‘巨头’要想与拥有强大技术、资本实力和体制优势的跨国公司竞争,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