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朝日绿源公司在山东莱阳租下15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芦笋、玉米和草莓等,并从事养牛。5年来,朝日绿源的种地方式令当地人笑话: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施除草剂,一亩地的产量仅是当地人的一半。村民们对这种“顺天收”的种植方式普遍表示“看不懂”,认为日本人“不会摆弄庄稼”,是在糟蹋土地。
放着荒地不种,放着虫子不杀……在那些种田老把式眼里,日企如此糟践土地令人心疼。不久前,一些媒体也曾对日企在山东租地种植之举大加挞伐,理由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现在看来,日企是看准了因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制造”的高端市场机遇,这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启迪呢?
反思
产量至上是陈旧理念
粮食安全问题,向来为国人颇为纠结。众所周知,我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按人均每年消费400公斤计算,虽无缺粮之忧,但也并无太多盈余。也正是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警惕,18亿亩耕地红线带上“高压电”,不时还伴杂着国外“粮食危机”的惊悚言论。
有必要进一步指出的是,2010年,全国耕地种植面积占18亿亩的92%,这也意味着,单从扩大种植面积角度提高产量空间极其有限,所以提高亩产便被上下寄予更多期望。尽管经济作物概念多有提及,但对于许多农民而言,提高产量仍不失为增加种田收益的首选。另一方面,从上至下,保产增产早已经固化为农业方面的重要工作,纳入政绩重要考核内容。当产量成为全社会追求的主要目标时,社会对农药、化肥的依赖迷恋自然一发不可收。
保产增产并没有错,历史教训历历在目,问题是,高度重视产量的同时,粮食质量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就近年来的粮食种植趋势看,倘若我们错过努力提升粮食质量的机遇,我们便只能在不饿肚子的“温饱”初级阶段徘徊,这一方面难以从大的环境层面扭转种植者对粮食质量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而为外资企业让出巨大高端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日企在山东种地成笑柄一事警示我们,对待粮食种植问题,我们要“两手抓”,即一手抓产量,一手抓质量,这样我们才可能逐步从吃得饱过渡到吃得好,最主要的是远离食品安全风险。
陈斌
提醒
又一件“西华德蠢事”
很显然,因“不会摆弄庄稼”而导致种地亏本,完全是民间对这家企业的朴素误读。事实上,朝日绿源公司不仅不是在“糟蹋土地”,恰恰相反,他们是以多予少取的“认亏”方式,为土壤注入与培育后发能量。在“大智若愚”的战略意图主导下,当前亏本带来的不是寝食不安的痛苦,而是“周末与妻儿愉快团聚”。扭亏为盈根本不属于他们的当务之急,围绕高附值的高端绿色食品定位,这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赢利期预设在十年之后。可以想象,放弃眼前之“鱼”的朝日绿源公司,十年之后将会收获怎样贵重的“熊掌”!
一些事成与败、对与否,仰仗时间给出正确的答案,一时被人耻笑并不可怕,关键是笑在最后。日企“认亏种地”的做法,不由让人想起历史上著名的“西华德蠢事”。1867年,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促成本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买下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这桩买卖当时被许多美国人讥讽为“西华德蠢事”。可西华德本人预言:“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会因为这块地而得到好处”。得益黄金的发现与开发以及“二战”中的地位凸现,美国政府于1949年在此正式建州。
回到“日企认亏种地”这件事上,农民们可以“莫名其妙”地发出笑声,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却大有必要付出一番深层次思考。基于我国国情,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数量上的有效供给,类似这种近乎“休克式”农业生产方式当然并不普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化肥与农药的长期过度使用正在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品质提升的突出障碍。在保障供给与保障安全、提升品质的双向诉求下,如何引导农产品生产兼顾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回避不了的发展课题。
王景曙
质疑
高成本高价格谁承受
不撒化肥,全用牛粪堆肥;去草不施除草剂,而是手拔锄除;农药极少打;土壤定时检测,确保养分均衡。这样的种地模式生产出的才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农作物,值得国内农业企业与农户学习。
但这样的绿色种植方式是否真应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则值得商榷。在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化肥、农药等化学手段未必就是洪水猛兽。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农民,包括日本人在内,都在使用化肥、农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种植方式,不仅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所需资金与前期投入也是个天文数字。只有小块土地的中国农民,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大的经营成本,更别说如此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了。朝日绿源的牛奶每升定价22元,是国内牛奶价格的1.5倍,草莓每公斤定价120元,刷新草莓价格纪录。如此高的价格,尚且年年亏损,小本经营的农户,能承受吗?
绿色种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产量少、成本高。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不是土地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农业技术与科技水平进步到一定阶段,粮食产量绰绰有余时,绿色种植方式才有大面积推广的可能。如果忽视这一前提,大力鼓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种植方式,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是上去了,但数量却会急剧减少。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后果不堪设想。而中国老百姓能否承受绿色农产品的高价,也是个问题。
当然,政府也应该从税收、政策等方面鼓励这样的尝试,努力降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把其中可以大众化的技术向农民推广,减少农产品的化学残留,让老百姓可以吃得更放心。
杨国栋
评判
更像是一张“形象牌”
1500亩地,5年时间,高端和安全的概念,这就是朝日啤酒、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三家公司描绘的现实场景。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长满草,这样近乎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种植方式,不但国人看不懂,其实可能连他们自己都看不明白在现实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采取这样的方式。由此而论,与其讲日企是在打一张安全牌,不如说在表演一场形象秀。
日企的“无害”种植之中诸多炒作,一是农药和化肥并非天生有害,一味地禁用其实是对科学的背离。二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离开现代种植方式,粮食产量得不到保障,人的温饱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从营销上讲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安全无害”牌下,日本公司抢占了大量的中国市场份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三家公司的种植行为,不但宣传了自身的安全理念,而且将整个日本农产品的形象进行了一次生动展示。这个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让人感觉到,日本企业的“宁亏不污”的傻劲,是对于食品安全的无比忠实,是企业品质优秀的表现。有了这样的形象认同,就会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其生产的一切产品就有了可靠的销售保障。
日企的行为又足够令人反省和深思,其成功之处在于看到和击中了现实的软肋。其做法如同一面镜子,极度放大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的忧虑与不满,从而因为情绪影响而产生误判,使国内食品安全的形象被丑化和曲解,哄抢外国奶粉到对国外产品的痴迷,社会心态的偏向都会导致消费理性的迷失,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情绪迁延,可能危及政府形象,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这样的情况出现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危机。
唐伟
延伸
“不会种地”者教我们种地
“不会种地”的日本人其实是在教我们种地,大田黄瓜为何比大棚黄瓜贵?山鸡蛋为何比普通鸡蛋值钱?对农产品来说,品质就是身份,身份高了,价值自然就高。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人的胆子越来越小,现如今,可以烤着火炉吃西瓜,可以在北方买到新鲜的热带水果,我们不缺吃的,缺的是吃的勇气和信心。不要再嘲笑日本人的“傻”,我们就是因为太“精明”了,才聪明反被聪明误,接连犯错。
是时候反思反省了,好好跟日本人学学怎么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