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性诱剂替代农药治虫害
2012-03-12   来源:中国农药网   

  昨天,温州医学院杜永均团队正式启动“昆虫性诱剂合成与缓释技术研究”,这一项目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并获得科研专项经费1604万元。据悉,这是我市首个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将在5年时间里通过大规模田间示范试验,以建立并完善性信息素应用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理论。

  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还会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天敌。如何解决农药使用困境?2006年自海外归国,加盟温州医学院的杜永均教授率领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昆虫性诱剂合成与缓释技术,利用有机化学技术合成性信息素,在自然条件下缓慢释放从而诱捕昆虫。

在昨天举行的项目启动会上,该团队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在田间设置昆虫诱捕器,将性诱剂放置于诱捕器内,引诱雄性昆虫前去交配,实现大量诱杀,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并避免使用农药所带来的危害。记者了解到,去年该团队在永嘉乌牛镇为500亩茶叶使用斜纹夜蛾性诱防治,2500亩水稻使用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诱防治,在桥头乡为300亩蔬菜实施斜纹夜蛾性诱防治,虫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据介绍,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设立于2007年,由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复、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科研重大专项项目。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国务院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4-14554-1.html

标签:农药 虫害 替代

上一篇:陕西省将全面实施高毒农药实名购买制度
下一篇:国内烟嘧磺隆除草剂批准生产企业数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