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甲醛白菜”、“药袋苹果”这类行为,间接的表明农药的作用已经从最早的“对抗饥荒”演变成了单纯的“谋利”,而在当今这个危危可及的食品安全环境里,“药袋苹果”难免会让人们提“苹果”色变!
山东栖霞是红富士苹果的主产地之一,被称为中国苹果之都。这里生产的苹果因卖相好看营养丰富而口感较好而闻名。然而,你却可能想象不到,人们眼里营养又健康的大红苹果,竟然是被套在气味刺鼻的高毒农药袋里长大。据果农坦言,药袋是退菌特和福美胂制成,这两种剧毒农药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而且这些药袋基本都是小作坊生产的,药的掺入量极随意,药的危害性更难以估量。而当地的很多果农都在用这种药袋,只因为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可以卖出高一点的价格来。
在甲醛白菜、蓝矾韭菜之后,“药袋苹果”横空出世也无非是给农产品安全领域再添一员,观众的神经已经很难因此触动。只是,“ 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在苹果作为最“健康”的水果而备受人们青睐的今天,这则新闻却深深伤了公众的心。如果我们所食用的苹果是在药袋子长大的,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 keep the doctor away”呢?为了产量高卖相好,山东栖霞就能发明将红富士苹果套在药袋里的方法,也可谓是心思用尽。然而在“不用农药致饥荒”的年代里,这种做法似乎已经违背了最早发明农药的初衷。
说起农药,大家最不会忘记的或许是前段时间农业部关于“不用农药致饥荒”的言论,这一言论当时引起公众热议,甚至被指责为农业部的推责之辞。在各种因农药超标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几近泛滥的情况下,农业部的这一解释自然难以服众,但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解读这句话,又不无道理。大家的分歧只是在于,农药自产生以来被人们利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不可否认,在“对抗饥荒”的道路上,农药功不可没,农产品离不开农药。然而,农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障了人类的饭碗,另一方面又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农药残留更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农药正在取代各种再加工食品的添加剂,成为更让人提及色变的“毒物”。对于各种食品安全的恐惧,已经让人们对早先农药在“对抗饥荒”时产生积极作用的肯定,变成今天的“一刀切”式的否定。这其中或许夹杂着许多的主观心理因素,然而,试问,如果不是诸如“甲醛白菜”、“药袋苹果”这类人为刻意行为的频繁出现,人们怎么会对农药充满恐惧?这些行为间接的告诉人们,农药的作用已经从最早的“对抗饥荒”演变成了“谋利”,而在当今这个危危可及的食品安全环境里,人们也难免产生“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心理。因此,在三聚氰胺让人们提“奶”色变、地沟油让人们提“油”色变的先例已经出现的情况下,今天的“药袋苹果”也难免会让人们提“苹果”色变!
这一切皆因农药而起,然而却不能因农药结束。因为在长久的将来,为了“对抗饥荒”,我们仍旧离不开农药,但怎么保障农药保持其最“正面”的作用,离不开有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督。怎么保证“药袋苹果”不会毁了“苹果之都”一世好名,还须当地政府本着为民着想的宗旨,拿出果断行事的魄力来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