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建到田间地头,建立蔬菜种植档案,采摘前先通过样品抽检,只有合格产品才能成批采摘。天津宝坻区计划在今年内将这种农残检测室增建到24个。随着“安检门”的普及,宝坻区的蔬菜将更加安全。
位于新开口镇的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面,几百亩的大棚连成一片。“用药、浇水、施肥的时间都有记载。”合作社的经理刘建华说,大棚里的各种蔬菜都有种植档案,“根据记录,用药超过7天以上的品种才能采摘,采摘前,还得经过检测。”刘建华说的“检测”,就是农药残留检测,而这个检测室,就设在大棚对面的合作社里。
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检测室,摆放着十余种设备。“果蔬样本需要先称重,一般是取2克左右,加入缓冲液,”检测员刘红娟说着把样本放入振荡器中,“然后还要与缓冲液进行比对,加入酶,再放到高通量农药残留检测仪中。”刘红娟说。据农药网了解,整个过程需要15分钟左右,之后,农药残留检测仪会根据检测标准显示出农药残留的抑制率。
“抑制率在50%以下就为合格,可以采摘,但我们一般把检测标准控制在30%。”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秀霞说。“通过农业部批准的无公害蔬菜达到16种。”刘建华说,在他们种植的20多种蔬菜中,大部分都是无公害产品,“我们还建立了有机肥厂,最近就要进行试生产,未来我们的蔬菜都能用上有机肥。”
更多资讯,请登录新农资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