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受连续强降水影响,二代黏虫在山西、河北多地爆发,其中山西作物受灾面积达570多万亩,为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各地已打响防控黏虫的攻坚战。及时进行农药防治十分必要。
在山西省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记者在一片高粱地里看到,一寸左右长度的成群黑灰色黏虫爬上田垄、道路,四处蠕动。虫子咬过的高粱叶子随处可见,咬的面积很大。当地农民告诉记者,这块地还是经过防治虫害处理,如果没经过防治的话,黏虫有可能把整个高粱的叶子全部都咬掉。
黏虫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业产生危害。它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喜欢在温暖湿润的麦田、水稻、草丛中产卵。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要8到10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也随之增大。黏虫幼虫以玉米、谷子、高粱叶片为食。大面积暴发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吃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黏虫变成黏虫蛾时,才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6月份以来,山西暴发了二代黏虫危害,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实际上,华北不少地区近期都遭遇了黏虫危害。7月初以来,二代黏虫在河北全省11个市均有发生,发生面积800余万亩,其中承德、秦皇岛发生较重。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文军:主要涉及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等区域,特别是张承一带重发生地块百株黏虫幼虫达300―600头,局部中心区域百株高达1000头左右。
黏虫的特点是小的时候很小,不容易被人发现,但是这种害虫的成长极快。
河北省农业研究员张书敏:黏虫就是长大的老式幼虫,大概不到一寸长差不多,比铅笔细点,小的时候很小,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发现。它慢慢长,从卵到长到那么大,大概只需要二十天时间。
据介绍,黏虫大发生时,可把作物叶片吃光,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张书敏表示,如果不及时防治,危害极大。
如果防治不及时,一颗棒子上要五六十头,真正大量吃是进入高龄阶段,四五龄,五六龄暴食阶段,就是吃的特别多。
由于黏虫喜欢潮湿,近期山西、河北等地的持续强降雨天气为其成灾提供了便利。专家预测,8月上、中旬,山西、河北等地还将迎来三代黏虫的危害。
山西省农业植保站推广研究员王向荣:我们省到八月上中旬,三代黏虫接踵还会来。三代的话就不是吃叶子,而是要爬在穗子上直接危害籽儿,这样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目前,华北地区春玉米、高粱正处于喇叭口期,谷子处于拔节期,都是成长关键期,而黏虫繁殖速度快,抗药性增强。山西、河北等地已经下发了紧急通知,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在连片重发区,推进统防统治工作。
秦皇岛市农业局植保站站长董立新:一个是加强监测,县乡两级,有部分村级的测报,通过黑光灯,来测量这种成虫。发现虫源及时发放病虫的报告,指导老百姓防治。储备大型机械,包括烟雾机,如果大面积发生或突发得非常厉害,我们可以调动飞机散治。
防灾减灾,重在预防。任何病虫灾害,只要我们足够重视,防在先、防在前,就能在“人虫大战”中取得胜利。
更多病虫害防治,请登录新农资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