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钾肥:低迷中窥见曙光
2013-01-07   来源:商报网   

    2012年的钾肥市场似乎一直被需求疲软,价格低迷的氛围所笼罩。

  2012年春节假期前后,硫酸钾销售状况大不如往年,大部分工厂开工率严重不足,高端报价虽陆续下调,但成交量冷冷清清。在国际、国内行情都不够给力的情况下,钾肥价格也处于下行通道之中。经销商把希望寄托在了进口谈判上。

  值得欣慰的是,3月20日,期盼了已久的大合同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奠定了2012年钾肥行情真正的起点。中化、中农与俄罗斯BPC公司敲定2012年上半年钾肥大合同,价格与2011年下半年钾肥合同价持平,为470美元/吨,数量40万吨。

  我国钾肥再度延续价格“洼地”,让全球大跌眼镜。

  2012年4月份清明节过后,中化、中农和盐湖三家龙头企业借着大合同谈判结束之机将报价上调了50元/吨左右,萎靡已久的钾肥市场终于稍有振作,出现了迟到的“龙抬头”,尽管进入淡季,部分产品价格未能跟涨,甚至有所下行,但总体来看可以说这一次的钾肥调价是很成功的,这与长期的低迷、进口成本的明朗、运输不畅以及国际行情出现走强迹象等因素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过,由于需求低迷,所以国内仍是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状,大合同签订后港口很快又将有船发到,边贸过货量连续多月走高,这都是压在贸易商心上的大石,氯化钾涨价仍面临很大阻碍。

  实际上,这一轮氯化钾低迷走势的起点在2011年10月份,也可以往更早点算,早在2011年8月份时行情已经不甚理想,直到龙头企业们报价的上调,反而宣告了价格下跌的开始。

  5月30日,中化宣布新价格,比4月份的价格上调了20~50元/吨;其他贸易商的报价涨跌互现,总体呈缓慢上行的趋势。

  可以说,五月份氯化钾涨得很“辛苦”也很“幸运”,首先是港口市场借涨价传闻小涨,然后是边贸因货紧而上行,再到运费上涨、盐湖钾肥上调结算价,最后中化终“圆梦”。

  这一条崎岖的、也不算是很明显的涨价之路有着明显的人为因素在内,尽管市场上一直是利空因素多于利好,但贸易商们还是成功地在市场景气度预期逐渐下降的情况下而没有让氯化钾价格回落。不过,毕竟大环境不理想,人为的操作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钾肥走势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国际市场。

  中国上半年进口量较大,印度坚持暂缓进口钾肥,巴西也出现港口拥堵问题,国际钾肥市场显现出逐渐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仅如此,全球经济形势与市场氛围直接影响到购肥的心态,并体现在下游经销商的采购策略上。以色列化学工业集团中国代表处化肥事业部总监何明表示,价格越是下行,越是对市场的心气产生不利影响。经销商在市场不振的情况下,只会选择购买时下需要的那部分产品,而暂缓其他的产品。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价格疲软之后,12月份,钾肥市场价格终于出现回暖迹象。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等负责人透露,2012年钾肥价格以60氯化钾为例从年初的3400元吨降到了目前的2600元吨,波动范围达到800元。价格水平重回2010年的水平。目前钾肥的价格已经探底,而且随着东北地区冬储的启动和春季用肥高峰的临近,市场上采购的积极性将明显有所提升,钾肥价格走势将会企稳回升。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分析,2012年钾中国农化招商网消耗已经大幅减少,2013年在受到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钾肥的消耗量将会进一步降低。国内钾肥消耗按600万吨预计,如需求增长10%则增加量60万吨,2013年钾肥需求总计约660万吨。

  对于目前国内钾肥资源量,钾盐分会的统计结果则表明,目前,国内钾肥库存为300万吨实物量,下同,边贸钾库存约140万吨,国产钾约500万吨,1~5月进口量为288万吨,下半年进口量与上半年基本一致;而我国实际需用钾肥量约为900~950万吨,因此国内钾肥整体供需基本平衡。2013年的资源量为1080万吨,其中预计生产400万吨,2012年的结转库存总量为680万吨,所以2013年度即使不用进口,钾肥资源量也能满足国内生产需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1-21497-1.html

标签:钾肥 氯化钾 市场综述 曙光 窥见 低迷

上一篇:中国重返钾肥市场
下一篇:钾肥行业重大事件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