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钾肥公司决定退出BPC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钾肥产业很可能由垄断定价时代进入成本竞争时代。
乌拉尔退出BPC是典型的智猪博弈游戏的钾肥版本。在两大钾肥联盟的控制下,钾肥成为一个暴利行业,国际钾肥产能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过剩将达到1500万吨。2012年,中国钾肥的产量达到491万吨(折纯K2O5,以下同),比2005年的233万吨翻了一番,同时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老挝、加拿大、非洲等地获取钾肥资源。由此可见,国际钾肥市场面临着一方面是暴利,一方面是产能严重过剩、并且过剩的压力持续加大的困境。
在过剩的情况下,钾肥企业必须限制产量以保证价格,不在联盟内的小企业会通过满负荷生产和扩产来填补两大销售联盟限产所带来的产量空缺,蚕食他们的保价成果,极端的情况是最终逼迫两大联盟停产才能保住价格。当限产不如降价划算的时候,价格联盟破产也就指日可待,这或许就是乌拉尔钾肥公司退出BPC的原因吧。在乌拉尔钾肥公司退出BPC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乌拉尔钾肥公司指责联盟伙伴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在联盟外销售钾肥,也充分体现了如果继续维持钾肥的高价,就是引狼入室。
有人说,钾肥是矿产资源,垄断定价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笔者不以为然。当钾的价格足够高时,新的资源利用渠道就会被开拓。比如从海水中提取钾肥;其次原来没有开采价值的钾矿资源被发掘;如钾长石之类的矿产资源,也可以利用。
正是由于上述竞争格局的变化,才引起了BPC的瓦解,也意味着乌拉尔钾肥未来的产量一定会大幅增加,由此必然会导致Conpote销售联盟的瓦解,因为如果Conpotex还维持高价,那么它必须单独承受消化全球钾肥过剩1500万吨的压力,或许它就只有停产一条路,Conpotex一定不会这么干,因此联盟也就失去了意义!
乌拉尔钾肥公司同中农签订50万吨合同则意味着中国钾肥进口联合谈判的瓦解。对中农来说,绕开联合谈判,直接拿到了优势钾肥资源,增加了对抗中国其他钾肥进口商的砝码,一夜之间可能就成为了中国进口钾肥的老大,但对本来就不景气的国内钾肥行业形成了进一步的打击。
乌拉尔钾肥公司退出BPC,对国内、国际钾肥市场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引起连锁的反应。我认为这是国际巨头用价格战的方式对国际钾肥市场进行的一次清场行动,一旦清场行动成功,相信他们还会继续达成价格同盟来获取暴利。可以预见,短期之内,钾肥价格必然继续大跌,2000元/吨以内的价格指日可待,或许中国长线布局钾肥市场的机会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