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以来,化肥市场最大的黑马当非磷肥莫属,磷酸一铵和二铵的涨价幅度都超过了400元/吨,其背后涨价的原因不外乎是产量的减少和出口的增加。
今年1~7月份磷肥产量折纯91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7万吨,产量下降幅度达4.1%。
今年1~7月份中国出口了一铵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万吨,二铵出口量1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吨,以上两项净增加出口折合P2O5约45万吨。
以上两项合计减少国内磷肥(折纯P2O5)的表观消费量约82万吨,相当于今年1~7月份产量的9%。当表观消费量下降和增长了5%以上时,笔者认为市场供求关系产生逆转是大概率的事,因此,到了7月份,一铵和二铵价格出现了加速上涨的局面。
分析磷肥的涨价模式,在国内众多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对做好市场的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磷肥价格在5月份进入谷底,表观消费量的下降由出口增加和产量的下降各贡献了大约4.5%,因此简单地总结磷肥的涨价模式是价格低位+产能抑制+出口增加。产能抑制和出口增加缺一不可,其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唯一途径是价格处于低位。
很清楚的是,指望大幅度提高国内磷肥的消费量不现实,要实现产销平衡只能通过消减产量和增加出口来平衡国内的供求关系。削减产量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的方式是通过限产保价来维持产品在成本线以上的价格;被动的方式是通过价格不断的下行使得产品的售价低于行业的平均成本,从而逼迫很多企业停减产。被动方式是中国产能过剩行业普遍采取也是唯一能采取的方式,这是国内行业的集中度过低所造成的。拿煤炭行业为例,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是中国神华,其2013年的煤炭产量达到了4.98亿吨,占全国产量的13%。假如要维持高价位的条件是行业产量下降5%,那么在其它企业不增加产量的情况下,神华需要再减产37%。更多的情况是在高价位的刺激下,其它企业一定会增加产量,填补神华减量带来的缺口,同时进口必然增加,出口减少,因此神华要想限产保价,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承受的痛。由此可见,限产保价必须考虑过剩量、行业集中度、进出口平衡三个方面的问题。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限产保价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的实际利益,降价成为了削减产量、实现供求平衡的唯一选项:降价一方面可以使部分企业亏损,降低行业的开动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同时影响国际市场的开工率,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再平衡。
现在全球农产品价格低迷,硫磺价格下行风险日益加大,磷矿石今年基本反弹无望,而磷肥价格也已大大高于成本,行业的开动率已经高位,可以说磷肥又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尴尬局面,相信大跌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