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国内尿素整体行情持续低迷走势,不断下调出厂价不但没给企业带来理想的成交量,反而令业内一再降低对尿素底线的预期。短时间的价格大跌或许能说明这一切。据山东尿素企业主流出厂报价显示:截至本周,尿素出厂报价已从2400元(吨价,下同)跌至1980元,跌幅超过了400元之多。至此,在惊叹行业风险之余大家是否思考过何种原因使得尿素价格在短短3个月里经历了这般惨遇。
一部分人将跌价责任归咎于年内尿素出口受阻。今年尿素外贸表现疲软确为事实,而年均35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或许会给市场带来压力。但硬要以此为由似乎有些牵强,毕竟这部分销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6%。换而言之,即便出口完全被堵,国内也应该有能力进行消化。可是,今年的下游市场却异常低迷,需求长时间看空。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不了港口滞销问题,而且还有点自身难保的意味。
还有一部分人盯准了煤价,把尿素降价同成本紧密相连。客观来说,生产1吨尿素的成本构成中,煤占到70%左右。这也就难怪煤价大幅下滑以后,下游一致看跌尿素。这种思路本没有错,只不过很多朋友在判断成本降低给尿素价格带来的跌价空间时主观认为:煤降一百尿素也要降一百,于是才有了尿素1800元底线价格的预测。
笔者认为,以上两方面因素不能谓之为错,但在正常的市场运行中,却不足以影响价格走势。当前,国内尿素价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应该说来自于供求过剩,而出口受阻和煤价下滑只能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简而言之,只有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厂家才会逐渐失去价格话语权。于是,那些本来可以被市场忽略的不利因素也会因为供求这一根源问题而被市场放大,并雪上加霜。
国家统计局的产量数据显示,国内1~7月尿素实物产量3836.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8%。如果按全国尿素总产能7500万吨(估量)计算,行业平均开工率已达到了85%以上。若企业继续按照当前的开工率生产,年内尿素产量将突破6500万吨。这对于年均表观消费量只有5000万~5300万吨尿素的国内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此时,相信绝大多数的尿素企业已经看到这一个问题,但却都无意将限产从自己做起。原因很简单,尿素行业常年缺少利润,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年高利润,恰好又赶上煤炭降价。试问有谁会放掉这一机会呢?话虽如此,但此时的国内尿素市场确已到了抉择之时,是限产保价还是加剧过剩?相信每一个尿素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套用一句流行语“钓鱼岛是中国的,尿素市场是大家的”。只有企业先行限产,解决了供求过剩局面,尿素行情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好转,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才能渡过此番难关。(杨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