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氮肥:支农路上精彩嬗变
2012-10-15   来源:中国化工报   

    近10年来,氮肥行业以支农为使命和发展动力,千方百计确保工农业需求,为我国实现粮食“八连增”作出重要贡献。在完成支农使命的同时,氮肥行业成功应对了加入WTO、价格完全放开、小氮肥转型等诸多挑战,整个产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实现了完美嬗变。
  氮肥工业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一直扮演着重中之重的角色。但在10年前,国内氮肥装置普遍为小氮肥装置,要新建能耗水平较低的大氮肥装置必须依赖引进。现如今,国内氮肥工业已经逐渐上规模、上档次,不但保障了国内供应,还实现了一定量的出口。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合成氨产量为5364.1万吨,氮肥(折纯)3860万吨,尿素(折纯)2491.2万吨,尿素(实物)出口355.9万吨。中国氮肥工业以每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速度不断向前,实现了质的飞跃。
  时间拉回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过渡期内国家用关税配额的手段控制化肥进口,5年之后,我国化肥市场要对国外全面放开。在有限的过渡期内,我国化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创新,并在改组、改制,强化经营、销售等方面不断努力,最终赢得了主动。加入WTO后的5年间,我国氮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自给有余。“十五”期间,全国合成氨年产量从3363万吨增长到4550万吨,增幅达35.3%;氮肥产量从2398万吨增长到3510万吨,增幅达46.8%;尿素产量从3048万吨增长到4200万吨,增幅达40%。如此高速度的增长,在整个化肥发展史上也不多见。特别是2004年底,随着山东华鲁恒升首套大氮肥示范装置成功开车,我国大氮肥装置国产化时代正式开启。
  2006年是我国氮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方面,根据加入WTO的承诺,过渡期即将结束。另一方面,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对尿素出厂限价、解除对化肥批零差价率控制、建立对农民直补制度等重磅政策都在这一年走向前台,并在随后几年中逐一实施。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氮肥工业,由此进入了各显其能、充分竞争、与国际化肥生产商争高下的大发展时代。
  “十一五”期间,我国氮肥工业再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合成氨、氮肥、尿素产能分别达到6560万吨、4700万吨和6600万吨,比2005年分别净增42%、35%和40%;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净增73.2%、80.1%和62.2%。在此期间,氮肥工业还相继克服了金融危机、干旱以及冰冻灾害等重重困难。
  在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同时,氮肥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也在持续推进: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2010年合成氨规模大于30万吨/年的大型企业有74家,占全国总产能的49.4%;大于8万吨/年的大中型企业223家,占总产能的82.4%。原料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以煤、天然气、油和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占比分别为76.22%、21.86%、1.92%,尿素产量占比分别为69.75%、27.8%、2.45%,已建和在建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有66台,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有36台。产品结构明显改善,2010年尿素占氮肥总量的比重达65%,比“十五”末上升5%,碳酸氢铵比重则下降10%;在单质氮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氮肥复合率提高到30%以上。环保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国氮肥行业在产能、产量都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氨氮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7.6%,排水量下降25.3%。
  氮肥行业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大幅提升。以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HT-L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经济型气流床分级气化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运行。到2010年,我国日产1000吨以上的大型天然气合成氨生产装置共25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吨/年天然气制氨装置有3套投产。合成氨吨产品平均综合能耗达到1402千克标准煤,较2006年下降13.7%。
  当前,我国氮肥工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力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庞利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7-20670-1.html

标签:氮肥 尿素 市场综述 精彩 路上 支农

上一篇:尿素 煤炭撑不起
下一篇:四季度尿素难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