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止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十项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重点行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到2017年把煤炭在能源中的消费比例降到65%以内;提高环保准入力度,严控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等等。
最近笔者走访了几家工厂,真实地感受到了环保对工厂的压力,也感受到了政府环保部门在动真格的了:环保措施没有达标,项目没有人敢签字验收;整改不到位,没人敢复产。由此可见,随着中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可能会有大批化肥企业倒在环保的问题上,也会引发氮肥行业的洗牌和布局的调整,近期对氮肥的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煤价将会继续在低位徘徊,氮肥企业的原料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到2017年把煤炭在总能源中的消费比例降到65%以下,北京明确到2015年,煤炭消耗量要下降1300万吨。大气污染的治理将加重煤炭行业的过剩,使煤炭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从而进一步降低氮肥企业的原料成本。
——加剧天然气的紧张,气头氮肥企业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在天然气整体供应偏紧的情况下,气头氮肥企业的原料供应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氮肥新增产能会得到抑制,产业格局会进一步调整
除了在建的项目外,氮肥产能快速扩张的势头会得到抑制,预估到2015年后,尿素不会再有新增产能。目前新增尿素产能基本上都是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环境对化肥行业的承载能力极其有限。《行动计划》的出台,给氮肥向资源地集中的行业大迁移带来一定的阻力,西北地区的氮肥生产企业将面临新的环保压力。
——环保成本可能会大幅上升
环保要求高必然会倒逼生产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运行成本。煤头氮肥企业目前还是以固定床间隙气化技术为主的工艺,设备投资少,运行稳定,但该工艺同先进的煤气化技术相比,将产生更多的废水、废气和粉尘,治理的手段也很有限。据笔者了解,环保部门已经不再批准新上固定床间隙气化工艺项目。如果环保要求非常严格,不排除这部分产能有被淘汰的风险。一旦这部分产能被淘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尿素产能过剩的现状。
——加大工业尿素用量
国家对电厂脱硝电价有补贴,电厂虽然也上了脱硝装置,但运行成本高,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很多电厂的脱硝装置并不是长期在运行。随着《行动计划》的出台,过去那种应付检查的局面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从而会加大工业尿素的用量。
化肥调整和洗牌在所难免。 (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