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要全面推进化肥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优胜劣汰的功能,从而化解产能过剩,助企业脱困突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笔者认为,氮肥行业市场化需要三方合力。
一是政府调控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调控应侧重于加强项目建设监管,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通过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口,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强化安全、节能、环保、土地等指标约束。在土地处置、产权处置、人员安置、税收金融等方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化退出通道,构建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企业以资产、 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开展兼并重组,整合生产和资源要素,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建立行业发展预警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和服务功能,正确引导社会投资。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诸如出台最严厉环保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尿素出口政策、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发展等,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强调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的目标。这已经显露出政府精准和科学调控的新风尚。
二是行业组织要做好引导。上半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提出了《关于化解氮肥过剩产能建议的报告》,提出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企业经营状况、原料供应等方面制定退出企业的界定标准,并就退出企业的转产、职工安置、再就业等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气头企业的原料结构调整。根据气源短缺、气价上调、气头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状况,对气头企业提出了“改造一批、退出一批、转产一批、保留一批”的思路,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申请安排第一批“气改煤”原料结构专项改造的报告》,引导气头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这些富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做法,对于化解氮肥行业产能过剩、推进化肥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引导作用。
下半年,氮肥协会还将积极推广煤气化合成氨联产LNG、联产乙二醇等技术;努力争取落实《关于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的建议》,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建立行业发展预警机制,与政府部门联合发布产能信息;筛选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这些工作都将加速推进化肥行业市场化改革。
三是企业要发挥好主体作用。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方面,氮肥企业要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顺应趋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构建起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链条,提升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增强生产增值能力。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尝试建立农技部门、氮肥企业、流通企业等多层次的现代农业联盟或产业联盟,根据终端用户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最终实现整合服务资源、创新营销模式、占领市场终端的目的。
此外,氮肥企业要在“坚持化肥、走出化肥”上下功夫,形成各具特色的化肥、化工多联产板块;在新型肥料研发上下功夫,提高氮素利用率;积极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氮肥市场化转型 谁主导?
2014-07-16 来源:中国农资导报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7-142413-1.html
上一篇:印度二次招标推迟 国内尿素渐显疲态
下一篇: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氮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