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淳现象”:安淳精神赢得了尊敬
2011-12-30   来源:中国化肥网   

  记者采访发现,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定中被这些企业尊称为“谢老师”。因为,以谢定中为代表的安淳人,用敢于革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占领氮肥行业技术进步的至高点,带动着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进程。可以说,用安淳技术,就是用安淳精神武装自己。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1000多家氮肥厂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和毛病。在合成氨实现工业化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以煤为原料的原料气净化精制技术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进步。我国80%的合成氨装置受这些缺陷制约,严重影响着化肥工业的发展。
  技术出身的谢定中受迫于当时不完备的科技创新体制,不能施展手脚,很多技术创新的想法不能实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打开了中国创新发展的大门。谢定中灵敏地领悟到,打破旧体制需要勇气,他的机会来了,要撒开了做技术创新,做自己的企业。
  公司刚成立时,安淳是那一批创业公司中最不被看好的。大家普遍怀疑,技术出身的谢定中能解决市场等新领域的问题吗?确实,让一个技术专家去处理自己并不擅长的棘手问题,遇到的难处可想而知。但谈到当时创业时的艰辛,谢定中只是淡淡地说:“我当时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提升改变氮肥行业技术落后的现状。”他认为,从国家层面看,大胆搞技术创新是完全正确的,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只是过程中的小问题。
  这敢于革新的勇气鼓舞着安淳人突破旧体制。谢定中在科技成果尽快产业化上下足了功夫。他对公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科研与生产脱节、成果与应用脱钩、院所与企业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同时,基于长年对我国氮肥技术装备的研究,安淳可以很容易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第一个“双甲工艺”的应用就是个例子。当时山东的一家小氮肥企业,资金并不宽裕,但对新技术有迫切的需求。谢定中就提出利用现有的旧设备进行改造的思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新装置开车成功,效益成倍增长起来。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他采取全体员工投资入股,科技人员相对控股,以科技人员为主经营管理的体制。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以说大胆,但是得到的效果是,科技人员既关注技术的创新,更关注成果的应用,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更强。  
  目前,安淳已获得中国专利16项,美国专利1项,加拿大专利1项,专有技术3项;科技成果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已形成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合成系统新技术、合成氨原料气醇烃化精制新工艺、JJD低压等温甲醇合成技术、氮肥生产环保综合治理技术、CO恒等温变换技术等八大高新技术精品。
  安淳勇于创新的精神带动了全行业。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兴旭认为,中小氮肥企业的成长需要创新的勇气,安淳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敢于突破的精神永远不能丢。从“双甲工艺”到“醇烃化”,从“ⅢJ-99氨合成塔内件”到“ⅢJD大型氨合成系统”,一个个几万吨规模的小氮肥企业在几年的时间里成长为数十万吨、超百万吨的大企业。面对大型和超大型低压单醇及大型合成氨的竞争,中小合成氨企业不甘落后,另辟蹊径,希望在繁荣的煤化工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图谋发展。为此,大家纷纷立足原有合成氨和联醇储备的技术力量优势,采用先进的技术改造或新建醇氨联产装置。现在,ⅢJD氨合成系统技术及JJD低压等温甲醇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
  谢定中总结到,安淳的竞争力来源于以下几条:一是创新力,技术在不断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二是公信力,安淳在提升我国氮肥行业技术水平上有重要责任,因此,谢定中把安淳作为一个毕生事业去做,用户的成功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三是凝聚力,安淳的每个员工都以服务整个行业为目标,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成就感。
  对于技术市场上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谢定中认为,市场需要正常的游戏规则,但是,如果正常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秩序被破坏,不仅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会受到沉重打击,而且也对不起那些为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付出了风险代价的企业。对于正常的竞争,安淳完全不惧怕,依托强有力的创新,我们总能比竞争者快。
  “谢老师70多岁的高龄,对事业仍然有着执着的追求,可以和普通工人一起下车间、去项目工地,作为业内权威专家,和心连心员工交流的时候从不摆架子,带领着安淳这个有责任心的团队,全程服务企业。”刘兴旭感慨地说。安淳全公司员工每星期用至少30分钟的时间去学习安淳的创新、诚信的文化,更多的“谢定中”正在涌现出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5-8506-1.html

标签:化肥 企业 尊敬 得了 精神 现象

上一篇:鲁西化工:东北市场发运再创新高
下一篇:浩化变责任心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