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根据草案,环保税的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而对于争议较大的二氧化碳,本次草案中暂不纳入征收范围。
作为国内大型化肥企业,司尔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循环产业投入,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先行一大步。
环保税或将“开征”
2015年,“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联合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草案,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将作为环境保护的税额下限,规定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元;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至1000元;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财政部的部长楼继伟表示,本次立法是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现行的排污费的制度向环保税的制度转移,环保税的纳税人为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的生产经营者。
环保税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将以立法形式确认固化。草案提出,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将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收费标准问题。
化肥行业首当其冲
据了解,环保税开征可能会冲击两类企业,一是原来缴纳排污费不规范的企业;二是污染物容易计量的行业,如造纸、化工行业。
然而,草案一旦实施,将成为化肥行业“去产能”的契机。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化肥行业低迷的重要原因。部分小型化肥企业占用资源,走同质化的老路,以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线的价格血拼市场,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致使复合肥产能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压力,缺少有效的环保措施,
随着“化肥零增长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化肥行业淘汰战愈演愈烈。如果加大环保方面的治理力度,对环保不合规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对于化肥行业来说,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产能优化,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同时,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大型化肥企业必将调整生产策略,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表示,协会将努力推动通过设定环保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并带动整个产业向低成本、高环保的方向发展。
司尔特一直在践行
环保税一旦施行,化肥企业势必将提高环保门槛。作为环保良好型企业,司尔特在生产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践行着环境友好的承诺。
在生产格局方面,司尔特通过增持贵州路发股权、收购贵州政立等举措,积极整合上游资源,形成了以四大化肥生产基地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的生产格局。
日前,司尔特投资10.6亿元打造的亳州生产基地正式亮相。司尔特总经理金政辉说, 亳州司尔特氨化造粒和高塔造粒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不仅完善了司尔特产品结构,也将为全国亿万农户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生态环保、增产增收的好产品。
正是在一体化的生产格局下,司尔特可以通过对上游资源的开采,在磷矿石、硫铁矿加工并最终生产成磷复肥的过程中,原材料的加工以及上一工序的产生的产品可以直接服务于下一工序,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实现了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为实现环保良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今年4月,司尔特被宣城市环保局评为环保良好企业。绿色生产、环境友好,司尔特一直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