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哥,今年你地里用得啥肥呢?”“二铵和尿素呗”。在地头,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正如大家所知,二铵含有磷肥和氮肥,在多年来的农业种植过程中功不可没,给农民带来了丰产增收。但是究竟在北方的偏碱性土壤里使用二铵合适吗?
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当面请教了张承林教授。张教授为了使大家更信服,亲自给我们做了实验。首先,我们取了两个烧杯,各自倒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一个烧杯里面加入了二铵,另一个烧杯里面加入了一铵,然后用湿润后的试纸放在烧杯正上方,看到二铵溶液上方试纸明显变色,而加入了一铵的溶液,烧杯上方试纸并没有变色(见下图)。
(一铵溶液上方试纸并未变色)
(二铵溶液上方试纸变色,说明氨气跑到空气中,遇到试纸变色)
张教授解释道,二铵溶于水后呈碱性,在碱性的条件下二铵里面的氮肥就会变成氨气跑到空气中,遇到湿润的试纸就会变色。所以,氮肥跑到空气中就意味着氮肥损失掉了,造成了浪费。这就是咱们北方小麦使用二铵做底肥,早春叶片发黄和果树使用二铵树叶变黄的根本原因。
紧接着张教授又给大家做了第二个实验:在各自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稍微搅拌,二铵溶液明显出现沉淀变得浑浊(详见下图),而一铵溶液依然是澄清状态。
(加硝酸钙之前)
(加硝酸钙之后)
这是什么原理呢?原来二铵溶液呈碱性,在碱性的条件下,磷肥会和钙起反应,生成沉淀,沉淀后植物的根系就无法吸收,从而降低了磷肥的吸收利用率,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且北方的水质里含有大量钙镁离子,这些钙镁离子就相当于硝酸钙,与二铵溶液起反应就形成沉淀,最终利用率只有15--20%。果树区如果继续使用二铵,钙肥很难被果树根系吸收,于是苹果苦痘病和梨树鸡爪纹就无法解决!
那究竟如何能避免这种浪费呢?首先,使用根力多土壤调理剂,以此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其恢复正常;其次,使用一铵替代二铵,一铵在水溶液中呈现弱酸性,加入北方硬质水中,不会有沉淀的生成,也不会因氨气的挥发造成的氮肥的损失。在北方的土壤中,一铵比二铵更合适——投资更少、利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