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滴下的水珠为何这么干净?”来到复合肥生产线,几名来自县区化肥企业的负责人摊开手掌,问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秉政。“因为采用了电雾除尘器,喷浆造粒机的尾气颗粒物排放指标为≤10 mg/Nm3,远低于30 mg/Nm3的环保标准(《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李秉政抬头指着上面的设备详细解释。目前在临沂市使用电雾除尘器的化肥企业,红日阿康是唯一一家。旁边一位化肥企业的负责人不断举着手机录像拍照,感叹说:“表扬红日的时候,我还不服气呢,今天看了,才知道投资这么大,效果这么好。”
2016年1月15日,由临沂市环保局带队,县区环保局分管负责人和多家化肥企业组成的近百人观摩团,到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复合肥与复混肥生产线,实地总结2015年全市化肥企业污染治理的经验,促进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自2014年起,根据临沂市委市府与各级环保部门的安排部署,红日阿康公司积极调整环保工作思路,对公司的环保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成为当地的环保榜样。
红日阿康总工程师李秉政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公司的环保改造共投入资金累计达到1.4亿元,完成较大环保项目改造共13项。环保方面的投入虽然巨大,但通过改造,生产环节产生的“水、气、渣”均实现达标排放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我们还将这‘三废’变成了‘宝’,收到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是连续第5年被评为‘临沂市节能企业’。”
当天,带队观摩红日阿康环保技改现场的临沂市环保局调研员徐敬清、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李长虹均对红日阿康的环保积极性和设备先进性给予充分好评,要求参会企业对于想借鉴环保改造的地方,可以再次到红日阿康进行参观学习。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历数红日阿康这一年来的环保工作,是这样一步步脚踏实地做起的——
三级网络化环保管理——“横管到边,纵管到底”
首先,在“抓生产必须首先抓环保”的指导思想下,红日阿康设立了安全环保总监,并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主任,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公司相关分厂、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司环保委员会,实施公司、分厂、班组三级网络化环保管理。它使环保基础管理能“横管到边,纵管到底”,为企业能够抓好环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 纵向方面突出环保领导责任追究制,出现环保问题“谁主管,谁负责”,这样就使得领导责任意识和管理力度有了极大加强;横向方面,引入“涉及到分厂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的经济奖罚措施,这不仅强化了分厂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在基层中也保障了环保奖罚的公开、公平、公正。
最后,把环保工作与个人工作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考核。公司与分厂、分厂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层层签订了环保目标经济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直接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环保责任的明确和环保经济责任状的签订、兑现,使各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员工更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
思想统一了,行动紧跟上来——
治三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一、“治气”让空气清新:
为治理复合物的尾气排放,红日阿康投资1500多万元,将6台喷浆造粒机全部采用2级文丘里洗涤+金属丝网除沫+洗液体外循环系统+电除雾器的处理工艺,现尾气颗粒物排放指标为≤10 mg/Nm3,远低于30 mg/Nm3的环保标准(《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最令人可喜的是,分厂产量在电除雾投运后后明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估算达到2000多万元。
硫酸尾气治理的投资最高,接近4000万元建设了低位热能回收与透平驱动项目,使SO2排放指标达到了220mg/Nm3,远远低于400mg/Nm3的国家标准。仅此一项,就每年节约电量费用达到了1100多万元。
除此之外,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对磷酸尾气、三废炉和复混肥尾气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尾气颗粒物排放指标均达到了环保标准。(《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磷酸系统的员工小薛说:“在一级洗涤的基础上,磷酸系统增加了二、三级尾气洗涤,氟含量合格标准是9毫克/立方米,咱的指标才0.2毫克/立方米,优于新环保法的标准。虽然现在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一点异味都没有了。”
二、“治水”实现了闭路循环利用
水治理一向是个难题,但红日阿康采用环保设备净化后的水池里能养金鱼。这其中的投入自然不菲。
2015年6月份开工,10月份投入运行的“污水生化处理项目”,红日阿康投资800多万元,采用双级A/O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新建一套污水生化处理装置,项目采用先进的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处理生产循环水及生活区的污水,存储空间为5700立方米左右,日处理污水1500余立方米,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外排水稳定达标的保障水平。
雨污水分离项目投入76万元,10月份投入运行,将雨水与生产污水分离,雨水外排,对生产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厂内磷石膏防渗硬化项目投资169万元,于2015年5月份完工,共完成防渗面积9217平方米,同时水沟防腐6200米,有效地防止了磷石膏中的污水渗入地下。
三、“治渣”闯出建材新路
面对复合肥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红日阿康在两年内先后分多次投巨额资金建设磷石膏水洗与二期建筑石膏粉项目,年可消耗石膏60万吨,保证将公司所产石膏全部在厂内消化,杜绝转运出厂,一次性解决石膏堆存的历史难题。
其中,红日阿康48万吨(干基)/年磷石膏水洗净化项目投资2600多万元,将磷石膏进行水洗净化,供给公司建材分厂生产清洁环保的建筑石膏粉。磷石膏净化之后,可有效降低建材分厂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并能提高磷矿利用率,年收益达900余万元。
据了解,磷石膏建材分厂二期项目已于2015年10月1日开工建设,截至2015年12月22日已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预计2016年7月份建设完成。
心系碧水蓝天梦,安全生产环保行。作为俄罗斯阿康集团在华投资控股的化肥企业,红日阿康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深入开展并实施一系列环保改造,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行业的一致认可和赞扬。早在2015年10月14日,临沂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听取红日阿康公司的环保治理情况汇报是就给予高度评价“红日阿康为全市环保治理企业树立了榜样”,指示有关部门对企业发展遇到 融资和生产问题给予协调支持。
总经理李德福说:“主动为政府分忧,用实际行动破解环保难题,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心。”
回顾走过的环保技改道路,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红日阿康将继续用行动谱写一首绿色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