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传媒董事长刘苏华与中国化工报副社长崔学军(右一)农资导报总编辑张健秋(左一)合影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同样在农资行业,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共同“为中国大农业服务”,不知不觉已经风雨相伴十年,在农资行业变幻莫测,新传媒时代的强势冲击下,对农资导报而言,华文传媒既是一个市场的“拓荒者”,又是一座通向企业的“连心桥”、既是一名服务模式创新的“先锋兵”,亦是风雨同舟的“知心人”,在服务农资企业品牌成长、新媒体不断转型的锤炼中,他们抱团在一起突破瓶颈、实现再造,并将回归十年共同成长的新起点。
架起互通平台 ,既是拓荒者,又是连心桥
2004年刚刚成立的华文传媒成为刚刚创刊的农资导报唯一的一家地方工作站,双方携手同心开始了一段激情澎湃的创业岁月。凭借双方对农资事业共同的热爱与执着,依托临沂这片农资事业蓬勃发展的热土,华文传媒与临沂优质肥料企业一道开创了农资导报创刊以来的第一个春天。
华文传媒的创业初期正是农资导报创刊之初,华文传媒全力以赴展开了农资导报业务开展,在为临沂优质肥料企业服务的同时,华文传媒将“导报架金桥,连接产、销、用”的服务宗旨落实到为企业服务的全过程中,贴近企业的核心业务,助推企业品牌提升,史丹利、金正大、施可丰、金沂蒙等国内知名肥料企业先后成为农资导报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农资导报最初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长期的合作中,企业也借助导报宣传平台有效提升了自身品牌形象,从而带动了企业的品牌提升和市场开拓,华文传媒做为农资导报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始终如一的履行自已的职责,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服务和增值服务,将导报的服务理念进行延伸和落地;
2005年3月,在农资导报创刊一年后,华文传媒在史丹利、红日阿康等临沂优质肥料企业支持下,与导报共同携手成功举办了在中国农资事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农资市场扶优打假大型采访活动。本次活动的成功启动极大的提升了临沂优质肥料基地的行业形象和农资导报在业界的公信力。
企业的需求是华文传媒最大的追求,这一直是华文传媒在为优质肥料企业服务过程中坚持的宗旨。企业的宣传营销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如何充分调动媒介的力量和潜能,将肥料企业产品的质量、功效、科技和理念转化成最终的品牌影响力,如何将这种影响力通过华文传媒的雄厚的媒介资源植入人心,最终转化成企业品牌的成长和业绩的增长,华文与农资导报合作为企业品牌影响的落地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切实保障。
本着强烈的行业责任意识和对农资导报未来发展坚定的信念,华文传媒竭尽全力为优质肥料企业提供着超值、细致、一站式的服务,获得了来自企业一致的认可,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切实保障。树立了导报在业界最初的声誉,华文传媒成为农资导报在临沂地区最好的代言。
而在九年多的合作中,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的合作,可谓真诚互见。农资导报给予了华文传媒非常的重视,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崔学军、导报总编辑张建秋携导报管理层数次莅临华文传媒,进行工作及业务指导;华文传媒紧跟农资导报各项大的战略活动,积极配合服务企业;华文传媒是伴随着农资导报的成长一步步形成规模,在行业中筑就了“中国优秀农资品牌成长服务商”的品牌形象,因此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有着共存共荣的深厚感情,董事长刘苏华时常教导员工“一定要好好爱农资导报”因为这是连结临沂肥料企业品牌推广与媒体传播最好的平台和纽带;
架起网络平台,既是“先锋兵”,又是“知心人”
走过团购和微博大爆发的2010年,会让人们明显感到,我们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反哺实体经济、整合社会资源的十年。农资行业也不例外,网络传播的力量在农资行业已经彰显独特魅力,农资事业也将因此获得巨大发展。
紧跟时代,抢抓机遇,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络世界里,华文传媒首当其冲,将曾经“土里土气”的农资与“时尚前沿”的网络嫁接,将无限的可能转化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临沂肥料信息网、中国新型肥料网、锄禾网、中国农资微信等优势农资网络媒体的相继诞生成就了华文传媒强势农资网络平台的建立。
凝聚力量、整合传播,华文传媒利用手中的网络利器,为国内优质肥料企业描绘出别样的风貌,为农资导报的客户朋友提供超值的网络新闻服务;同时,伴随着中国农资导报网的业务推进,华文传媒在打造农资企业优秀品牌,把握行业动向,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方面更加得心应手。对于肥料企业的品牌推广,华文传媒遵从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在软文、图片、视频、网上立体展厅、在线链接等多重方式,给予受众最全面的信息来源,让企业的形象立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企业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华文传媒这种对农资市场的深度反馈,也使得华文传媒在整合农资网络平台成为优势农资企业自主宣传的平台,也是业内人士透析市场信息的重要窗口。华文传媒将继续与农资导报携手同心,整合新媒体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快捷、更落地的终端服务,并在构建大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型中抱团发展,共同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模式。
作为农资导报主办方中国化工报社全新推出的中国石油和化工网络电视,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独家网络视频宣传媒体。2010年,华文传媒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网络电视的山东办事机构,截止目前,山东分部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各项工作已经进入良性运转状态,随着这一网络媒体的落地,华文传媒在服务优质肥料企业助推企业品牌提升方面,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此之外,华文传媒针对客户多元需求,创建了360°品牌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品牌诊断、新产品推广、企业识别系统、品牌包装、视频包装、网络推广、终端市场执行、广告策略与规划、媒体策略与规划等专业服务。随着农资营销终端指向性日渐增强,华文传媒凭借对行业的熟知和经验积累,对终端市场的实践和企业内在需求的了解,整合政府、专家、媒体资源以及先进的品牌执行手段,为农资企业的品牌成长和终端落地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华文传媒目前的产品体系脉络清晰、方式多元、针对性和系统性强,华文传媒服务产品的演变深刻折射出该机构成长的足迹。这种演变的背后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一线服务并深入总结和积累的结果,是华文传媒对中国农资市场需求的认真把握和竭力满足的经验总结,更是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和精英汇聚,借脑融智的结果,华文传媒总经理刘若帆如是说。
在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携手合作中,人们看到了金正大、史丹利、施可丰、五禾丰生物、鲁西化工、华昌化工、湖北鄂中等规模巨大、足以引起行业震动的企业活动;看到了红日阿康、住商国际、迈金农、金沂蒙、春雨肥业等肥企,积极创新、锐意进取,促使企业迎来二次腾飞的发展创举;更能看到三方化工、远东化工、山农大、泉林嘉有、谷丰源厚积薄发,逆势发展的行业传奇;
九九归一,扎根农资,携手共成长
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对于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而言,这种往复不是简单的折返,而是双方合作的一种升华,一种涅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2013年,对于华文传媒是一个跨越年。
这一年,华文传媒更加坚定华文梦,崛起梦,民族梦。同许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同行一样,华文传媒一直怀揣报国梦想,强国之志。华文传媒总经理刘若帆表示,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华文传媒不断完善和充实服务品牌的内涵,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为沃壤培育和壮大现代文化产业,实现产业报国,文化报国。
从过去到现在,华文传媒积极为合作伙伴提供最专业最具前瞻性的服务,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强劲动力,全力以赴成就他们的梦想。在亚洲,华文传媒先后服务于第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第一个亚洲第一的控释肥品牌巨头;全国六个行业第一品牌;创造5个业界增长奇迹;服务5家公司上市;服务10家上市公司。并且,合作伙伴的业绩每年都呈现出新的增长。
品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民族品牌的构建应该基于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这个时代发展最真实最前沿的需求。华文传媒总经理刘若帆表示,绿色、生态、高效、环保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将中华文化精粹、企业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引入农资品牌构建,是打造具有国际化、民族性、长远生命力的自主品牌的最好方式,而且中国农资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一批能集中体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理念的优质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民族品牌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竞争游戏中才能胜出。
十年合作路,两地兄弟情,华文传媒与农资导报即将跨入十年共赢路。2013对华文传媒和农资导报来说,也是合作即将牵手十年的过渡年。历史的沉淀让他们的合作关系稳步推进,行业感情不断加深;华文传媒将与农资导报展开最深入的合作,借助最新的营销模式将企业品牌影响直达终端,持续深化企业品牌在农民中的影响力。
面壁十年图破壁,扎根农资思求异,他们一同感受着中国农资行业变革的脉动;一同思考如何通过品牌改造、科技创新、文化提升、服务落地来帮助企业在激荡的变革中守住根基并转型突破;十年风雨同舟,十年历练满怀,十年情意绵长,十年荣辱与共,从困难重重到走出困境、从挣扎不前到笃定不疑,他们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更加淡然自若,虽然农资行业环境严峻,农资企业举步维艰,但相信借助他们强大的传播实力,一同齐心、联手定能助力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的大跨越、大发展!
华文传媒获得农资导报“服务行业-真心为农”特别贡献奖
华文传媒总经理刘若帆与农资导报总编辑张健秋为首届全国肥料知识大奖赛抽奖
华文传媒发起的临沂肥料行业协会成立大会
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暨红日阿康10万吨甲醇项目奠基仪式启动仪式
农资导报总编辑张健秋来访华文
华文传媒团队与崔学军副社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