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过去十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但农产品供需矛盾,耕地、水资源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接踵而至,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打造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体系迫在眉睫。预计“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成为2014年一号文件重点。在农业土壤污染上,化肥是主要的污染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将新型环保肥料发展列入农业领域优先主题,新型化肥有可能成为2014年一号文件力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污染触目惊心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很脆弱,除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灾害频繁之外,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检测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大半的地区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千克/公顷。与过量施肥伴生的就是盲目施肥、滥施肥,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中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40%以上的水平。河南省农业厅一项调查表明,该省每年施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
大部分化肥流失造成了环境污染。中国农科院在北方5个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而超标。该院预测,至2015年,中国除江西、山西之外的中部和东南部省份,均将因为过量用氮而成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潜在高风险区。
据悉,过度使用化肥是为了追求作物产量。粮食要高产,必须吸收足够的营养。而中国的土壤偏瘦,必须补充外来养分,化肥是最直接的补充方式。如果减少化肥使用,中国粮食必然减产,对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农药的滥用程度也到了临界点。数据显示,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据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
虽然生物农药对人物副作用小,但是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农药,而且价格较贵。举例来说,500毫升生物农药可能上百元,而化学农药可能就十几元,因此生物农药难以推广。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人多地少,为了追求高产,农作方式追求充分使用养料,多锄多耕,造成土壤潜在的养分过度释放,与地球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土壤的营养明显偏瘦。土地营养越瘦,人们会施加更多的肥料,喷洒更多的农药防虫,形成恶性循环。
受此影响, 我国土壤污染日趋加剧,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侯彦林指出,一项针对30多年来近5000篇中文论文的统计数据表明,矿山周边、工厂周边、城镇周边、高速路两侧、公园等经济活动和人活动密集的区域,土壤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经济越发达,污染越严重,南方比北方严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也曾公开指出,有调查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
新型化肥成未来政策着力点
庆幸的是,新型肥料正慢慢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国内迎来全面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有望改善土壤污染、发展可持续发展新型农业。
新型肥料是有别于传统常规的肥料,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凭借上述优点,新型肥料受到农业从业人员的喜爱和欢迎,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利好也对新型化肥的发展带来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将新型环保肥料发展列入农业领域优先主题,预计相关部门将持续对该领域重点关注,促使环境友好型化肥在我国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以及对现代化高效低能耗农业的要求,使得新型化肥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其他肥料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指出,新型化肥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它已经不再是一种产品的简单使用,而是开始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其高效化、长效化、复合化的优点将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化肥中国式道路正在开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2012年7月27日-29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曾深入研讨了中国新型肥料发展的若干问题。其中,山东省土肥站站长高瑞杰在报告中指出,伴随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肥料研制将从只注重养分含量转为关注养分、配比和助剂的协调发展。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认为,含腐植酸的新型肥料应用前景广阔。南京农大资环学院教授徐阳春认为,具有抗病、抗逆特性的生物肥料在提高农作物抗病、抗逆性方面效果显著。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1/3的化肥,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而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却不及世界的1/2,且肥料的消费仍呈上升趋势。每年有超过50亿吨的有机废弃物不能很好利用,环境与生态压力很大。所以,依靠技术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低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为适应中国农业由传统加速向现代转化,一批大中型企业将在新型肥料研制中承担重任。
我国目前新型化肥正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各类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占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1/4。新型肥料产业资产规模约为500亿元,新型肥料产业的总产出每年约为164亿元,产品正在向着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随着新型化肥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该行业,分享巨大的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