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春季田管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去年12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连续60多天无有效降水,温度偏高1-2℃,部分麦田表墒较差,旱象露头。据中国气象局预计,春季北方冬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发生较重春旱。2月13日,农业部紧急部署当前抗旱促春管工作,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立足抗灾夺丰收,强化责任抓落实,全力打好抗旱促春管攻坚战,为夺取夏粮丰收赢得主动。
一是加强组织发动,迅速掀起春管热潮。在粮食“十一连增”的高起点上,高位护盘稳定粮食产量,是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对农业部门攻坚克难勇气的考验。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的主体是小麦,对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当前正是春季田管的重要时期。各地要把抗旱促春管摆在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及早安排部署,搞好组织发动,引导农民办年货不忘抗旱保苗、过大年不忘麦田管理,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农民返乡过年劳动力充裕的时机,落实好抗旱促春管的各项措施,迅速掀起春季田管热潮。
二是加强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旱。组织有关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在此基础上,根据旱情发生发展动态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有针对性的春季田管技术方案,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旱。针对不同苗情和墒情,指导农民适时浇好返青水,切实做到能浇则浇、应浇尽浇。对水浇条件较差的麦田,要采取镇压划锄等农艺措施,减少水分蒸发,提墒保墒。同时,要广辟水源,打井修渠,改善灌溉条件,增水补墒。指导农民在灌溉后及时中耕划锄、防病除草,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落实关键技术。当前,西南地区冬小麦处于拔节期,长江中下游、黄淮南部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正是构建合理群体的重要阶段。要根据苗情长势和气候特点,细化田管方案,加强分类指导,落实促控并重的关键技术。对南方稻茬麦和部分旱地麦的弱苗,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搞好肥水调控和清沟理墒,促早发快生,促弱转壮,增加春季分蘖,构建合理群体。对黄淮北部部分长势偏旺、群体偏大的麦田,采取镇压、化控等措施,抑上促下,还可适当晚浇返青水、蹲苗促壮,防止后期倒伏。同时,针对冬季气温偏高、部分地区病虫发生早、基数大的情况,实施关口前移、压前控后,重点是抓好条锈病、赤霉病、蚜虫“两病一虫”的早防早控、适时防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措施落实。春季期间,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旱情调度,及时发布旱情信息,科学研判旱情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一些春旱发展快、影响重的地区,要采取蹲点包片的形式,落实专人指导、专人负责,指导和协助旱区抓好抗旱促春管各项措施落实。组织病虫防治、农业机械等专业服务组织,及时向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搞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调度,强化市场监管,满足抗旱春管需要。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信息报送和宣传引导力度,及时反映和宣传抗旱春管措施落实、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等。密切关注和分析干旱的后续影响及抗旱春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重点宣传各地抗旱春管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营造抗旱春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