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据专家分析,我国耕地退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土地污染加重的问题越发严重,包括工业废物污染以及农资投...
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据专家分析,我国耕地退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土地污染加重的问题越发严重,包括工业废物污染以及农资投入品的污染。尽管造成耕地退化的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农资产品的过量投入是造成耕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我国总体化肥用量接近峰值,将来会迎来肥料零增长时代,零增长时代的到来对肥料技术研发、服务机制提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耕地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而农业持续发展了,农资也才能持续发展。那么在肥料零增长时代,我国的农资企业将会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已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肥料零增长时代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中国农资》特别策划了“‘关爱耕地质量,从现在做起’系列报道”,希冀通过一系列的报道,呼吁农资行业关爱耕地,通过技术创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并进一步探讨农资行业持续发展之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针对耕地土壤质量,提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也提出,“组织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监测调查,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建立重点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做好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工作,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区”。今年8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调研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时,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肥料“零增长”核心内容的解决思路,并针对耕地污染、农药残留、肥料导致的土壤二次污染提出“一修复、两减少、三基本”战略即修复农产品产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循环利用。
由此,施肥导致的耕地二次污染与粮食增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焦点。“零增长”、“减少施肥”理念的倡导,或将引起肥料行业出现“拐点”,进而引发长期以来形成的施肥理念的颠覆。日前,在“第四届新型肥料营销高峰论坛”以及《中国农技推广》理事单位座谈会上,《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社总编辑、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田有国处长、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中心郑顺安博士、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和科研专家就土壤污染、治理方向、肥料作为等问题进行探讨,还专门针对肥料“零增长”和“减施”问题进行了相关政策分析,为引导企业转型提供建设性意见,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未来一段时间,改善耕地环境、加快污染治理将成为各环节着力的目标,化肥用量减少、提高肥料利用率将是农资企业发力的方向。与此同时,与之核心内容相配套的一系列农业相关法规、政策、规划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农资产品研发方向和企业战略的深度转型。
污染“指向”耕地区域
“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这就是说,土壤是否视为污染,要看是否造成危害。对农业来说,则要看是否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然而,现有数据显示,很多主要耕作区与污染严重区域重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中心博士郑顺安在“第四届新型肥料营销高峰论坛”中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形势严峻。首先,农产品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环保部与国土部2010年完成了我国国土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的小比例尺调查,结果表明耕地污染超标率为19.4%,超标面积约3.5亿亩。国土资源部根据近十年地质调查汇总也显示,我国中东部主要农耕生产区约12.1%的土壤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以镉、镍、砷、铜、汞污染为主,其中耕地约有1.2亿亩为三类和超三类土壤,农作物种植同样存在潜在风险。综合多部门调查结果判断,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中南、西南重金属矿区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南方酸性水稻土区,大中城市郊区和一些高投入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从污染物来看,主要是镉、砷、铅、汞、铬、铜等。从超标作物来看,稻米镉超标较为严重。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也提到,我国耕地质量状况最主要的问题是酸性土壤。在全世界大约有30%的土壤为酸性土壤, 世界范围内有20% 的玉米、13%的水稻和5%的小麦是生长在酸性土壤上。她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长达20年的红壤耕地pH值的定位观察试验发现,红壤耕地pH值每10年下降0.8个pH单位。”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酸性土壤面积和土壤酸化程度有增加的趋势。
此外,也有资料表明,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 面积约为2.04×108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主要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相比,广东强酸性土壤由473 km2 增加至 18097 km2,湖北酸性土壤面积增加近10%,鄱阳湖地区强酸性土壤甚至增加近20%。
面源污染氮磷被“点名”
纵观整体土壤情况,作为耕作主要区域和施肥重点区域的土壤质量状况令人堪忧。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首次进入公众视线,作为粮食增产主要方式的施肥环节受到关注。
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显示,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和总磷排放分别达到1320万吨、270万吨和28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同时,农田氮磷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容忽视。我国耕地承载的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化肥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超过5800万吨,是世界上化肥使用强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种植业源总氮流失超过农业源总氮流失量的一半。此外,大量粪污由传统的农家肥变成了污染物排放,集约化加剧了种养分离,凸显了处理、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养殖污染物治理的严重滞后。
在农业面源污染比例中,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严重,并呈现出总量大、残留重、标准低、回收难的特点。郑顺安说:“2010年地膜年使用量为118.4万吨,2011年为124.5万吨,2012年约为130万吨。地膜覆盖面积约3.5-3.8亿亩,覆盖作物已超过60种,地膜使用总量和作物覆盖面积均高居世界第一,甚至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同时,残留物污染严重不容小觑。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西北地区当年土壤地膜残留率在20%以上,且地膜覆盖年限越长,土壤地膜残留量越高。而地膜的标准相对较低,即使0.005mm厚度的超薄地膜也属合格产品。地膜越薄,越容易破碎,越难于回收,而农民则倾向于使用成本相对便宜的超薄地膜,导致一些超薄农膜的回收难度极大,人工捡拾耗时长,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回收率低。在中西部旱作农业地区,特别是新疆人工捡拾回收地膜根本难以实现。
对于施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王旭指出,施肥对土壤酸化有不小的影响。“有科学研究表明,轮作措施、氮肥施用和残茬管理均导致土壤pH下降。”也有报道称,连续20年大量施用氮肥已导致我国南方红壤表层pH值明显下降;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壤下降了0.23个单位,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壤下降了0.3个单位,种植方式也导致酸化严重。
相关学术专家也针对土壤状况、重金属污染对于施肥效果和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作物施肥试验室主任张承林的研究团队对于相关数据的研究表明,土壤pH和植物有效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低pH值影响土壤中养分元素的有效性及一些毒害离子的活度等。其中,锰离子毒害能够提高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生长素遭到破坏,还能够破坏氨基酸的代谢,增加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植物呼吸强度,特别是减少植物对钙、镁、铁的吸收。
“零增长”终结肥料增施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这为耕地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同时,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多个部委组织力量正在加紧编制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均包括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郑顺安强调:“政府决心之大、动用经费之巨,足见耕地污染防治之重要。”
目前一些相关项目已经启动。2012年起,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开展的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正在实施中,在全国16.23亿亩农产品产地总计布设130余万个采样点位,平均每1250亩布一个点,是环保部的近80倍,目前,采样工作已完成90%,检测工作已完成60%,预计2015年底普查工作全部完成,所得调查结果代表性更强、精度更高,更具说服力。相关部门同时也启动了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并在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进展。例如,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设置130万普查点位,完成采样70%、样品测试30%,设立国控点15.2万个,建立产地安全预警机制,建立9个污染修复示范点。
此外,开展4处禁产区划分试点、启动湖南省重金属修复治理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特别着手启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完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建立分布30省份、270个国控监测点和1200监测小区组成的农业面源监测网络,发布《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年度报告》。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示范区建设,在太湖、巢湖、洱海和三峡库区启动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对于农资行业来说,未来土壤环境对于施肥模式将出现重大影响,肥料产业或将出现“拐点”。日前,农业部韩长赋部长视察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时,重申了化肥“零增长”和肥料“减施”的核心内容,针对土壤环境和农资产品出现的问题,阐述了针对农产品产地土壤进行修复,争取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总量的减少,实现畜禽粪便、秸秆和地膜的基本回收再利用的“一修复、两减少、三基本”方针。
田有国在中国农技推广理事单位座谈会上详述了肥料“零增长”等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田有国说:“这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关注的问题,包括农业部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都提出了‘零增长’。”未来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跟进,在肥料立法、耕地立法、资源环境规划等方面都将有所推进和调整,包括政策措施的出台、投资项目跟进。“其方向则是节约资源、减少化肥用量,这些理念必将会对市场、行业、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媒体也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并从不同的层面呼吁企业向肥料治污战略转型。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在2014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土壤生态用肥论坛”上,在行业首次提出“施肥以土壤需求、生态健康为准则”的观点,以前瞻性时间预测了政策趋势和行业转型的驱动力。会议对于土壤生态施肥和土壤镉污染防治的法规、政策、技术、产品、社会舆论等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拓展了通过施肥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思路,更从舆论上引导行业“由增产施肥、经济施肥向生态施肥转变”。与会者从立法层面确立了治污方式和思路,对于如何引导行业向生态施肥方式转变进行了研讨,特别是着眼于扭转农业面源污染局面、生产健康农产品,如何从肥料把关、从源头入手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新思路。
“中国土壤生态用肥论坛”得到了新华社、《中国农技推广》、农民日报等媒体和中国化肥信息网、191农资人、灌溉网等网站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会议期间几家媒体共同倡议,呼吁媒体增强责任感,从土壤生态修复、引导生态施肥方面入手,推动生态施肥理念的不断深入。
转型思路框定“二次污染”
由于施肥导致的耕地“二次污染”引起人们对于化肥、农药、土壤调理剂等产品管理的强烈关注,引发一系列法规、措施的相应调整。
首先是登记环节也更加关注原料的安全性。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告诉记者,土壤调理剂登记管理将严格评审原则。她指出,土壤调理剂生产企业应当具有工艺创新能力和加工技术条件,保证原料持续稳定供给,安全高效利用原产地资源,其中包括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物资源,防止废弃物再次排放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于工业废弃物的农田安全性、适用性和商品化等问题的存疑,使包括粉煤灰、钢渣、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在内的原料成为限制性登记内容。特别是在土壤调理剂的安全评价方面,土壤调理剂对于重金属的限制,采用《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NY 1110-2010管理标准。其中,汞Hg≤5 mg/kg;砷As≤10 mg/kg;镉Cd≤10 mg/kg,铅Pb≤50mg/kg;铬Cr≤50 mg/kg。
政策立法更受到极大关注。“要从食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的立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李荣从前置性、全方位保障角度提出治污思路。他认为,不应仅仅局限于从耕地污染防治立法,而是从更高层面的耕地质量保护方面进行立法,最主要的是对农业投入品进行严格的监控。“我们不能边解决、边污染,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快污染的治理研究和污染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以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这样最终的指标来倒推耕地、特别是生产等一系列指标。其次,要加快成熟治理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要采取查、防、治等多措并举。
此外,专家提出,为了提高施肥效率,因地制宜才是提升施肥效果的有力举措。张承林指出,全世界约有9.6亿公顷盐渍土,我国的盐渍土也有约2700万公顷,其中约有700万公顷是农田。盐分本身的毒害作用导致作物生理干旱、养分失调。只有了解了土壤的各种限制因素后,根据作物的营养规律,注意施肥的安全浓度、合理用量、养分平衡,才能将肥料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政策导向催生了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新兴生物产业的市场“活力”。由于目前物理方法在治污思路、方式上不成熟,成本投入大、效果不突出,使得生物肥料在未来治污领域的空间巨大,特别是微生物菌剂在重金属钝化、污染耕地修复等方面的市场前景尤为广阔。为此,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在中国农机推广杂志社理事单位座谈会上强调:“生物肥料发展对于我国具有特殊意义。”他说,土壤有问题必然导致作物出现问题、导致农产品安全出现问题。我国复种指数很高,加上肥料施用连年增多,导致的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土壤活性降低。“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有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从某种程度上替代化学肥料、促进化肥减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根据环境保护部估计,土壤污染治理所需资金约10万亿元。鉴于耕地土壤污染问题的特殊性,有部门建议在计划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将耕地污染修复整治项目单独列出。“真空”地带更使未来产业的前景更加诱人,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研发活动日益活跃。正如郑顺安说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壤修复产业必将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诚然,用政策屏蔽理念的缺失是一种悲哀,用约束唤醒责任意识才是生命力所在。更为关键的是,农资行业应当树立一种“可持续现代农业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活动可以对提升空气、水体、土壤的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肥料企业,要以远见唤醒责任意识的回归,锻造新的思维模式。要着眼于经营性盈利之外、人类生存环境更远的视野,抱有一颗公益心、倡导一种公益性理念。不言而喻,“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将引领农资行业在研发目标、着力方向、企业战略等方面思维方式的深度转型。
华维认为: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解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佳途径 。
高效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高效精准灌溉技术。即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照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相溶后,通过可控的灌溉系统均匀适时适量按比例供给作物。
和高效灌溉方式一样,水肥一体化也包括滴灌水肥一体化、微喷水肥一体化和喷灌水肥一体化三种形式。滴灌多用于根部施肥,微喷多用于叶面施肥,喷灌则多用于室外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施肥。温室种植中,常常需滴灌和微喷配合使用。
水肥一体化系统可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到作物根部土壤,真正实现从“给土壤施肥”到“给作物施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