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力气控制产能,将企业环保何核查进行到底,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草甘膦产业“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这是11月14~15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14(第四届)草甘膦产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发出的强烈呼声。
据透露,我国是草甘膦生产和出口大国,草甘膦也是我国农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出口量占我国农药出口总量的20%以上。截止2014年11月8日,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草甘膦产品总数为806个,登记产品个数多,生产量大。但是,我国草甘膦无论是原药,还是制剂,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同时,我国作为全球草甘膦市场中的一个重要主体,拥有全球70%的草甘膦产能。全国各草甘膦企业总装置产能已突破8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主要依靠低附加值的原药出口。
“全球年需草甘膦原药在80万吨左右。我国高达超过全球50%以上的原药市场占有量,终端市场占有率却不到20%。草甘膦行业已经共同铺设了一条牺牲环境、牺牲资源而又得不偿失的危险产业链!”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汪建沃在会议上表示,“产能、环保、市场三大问题接连出现,草甘膦产业急需洗牌!”
草甘膦行业的“亮剑”行动于2011年11月展开,2013年5月国家环保部开展的草甘膦(双甘膦)环保核查工作正式在全行业启动。几家大型草甘膦生产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研发,开发草甘膦废水和母液治理技术,建设环保设施,环保治理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6月环保部公示有4家企业通过了第一批环保核查。但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草甘膦行业的混乱问题并未彻底解决,门槛低、法律法规不建全,造成陆续有企业宣布进入该行业或上马新产能,造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有可能会继续上演。 参会的草甘膦企业在会上共同呼吁,建议加强对新建、扩建、恢复草甘膦项目环保准入条件核准,确保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同步达到《环保核查指南》的要求;建议加大对未申请核查草甘膦(双甘膦)企业的抽查力度,遏制违规排放;建议把握统一的尺度,确保环保核查公平、公正,对每家涉及生产草甘膦企业都进行严格核查,一家不放过;建议对核查不合格的企业给予1年整改期,经整改仍然不符合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建议拒不接受草甘膦环保核查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建议对三证不全的草甘膦生产,坚决予以关停。
同时,为了草甘膦行业扶优扶强、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还建议,对已通过国家环保部草甘膦(双甘膦)环保核查的企业给予减免草甘膦产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