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棉花生产周期已经结束了。回顾一年来的棉花生产,各地不同棉区产量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是同一棉区不同乡镇、农户间的棉花产量也是有很大悬殊的,有的虽然选用的相同品种或者是同质化的品种,但是产量仍是千差万别。2012年,我曾到北方、南方主产棉区以及新疆棉区对当地的棉花生产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看到新疆棉区棉花高产稳产,湖北、湖南大部棉区及江西、江苏、安徽部分棉区棉花稳产略增,其他棉区棉花因为涝害或者台风影响减产,虽然棉花收购价格比较稳定,但因比较效益下降,2013年的棉田面积仍将呈下降趋势。除掉政策因素外,棉田的水系及肥料建设基础薄弱,也是与棉花高产及棉农增收极为相关的。
近几年来,我国多数棉区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其表现就是“四难一差”,即有水难引、大水难排、小水难滤、降水难蓄,调控能力较差。棉花进入现蕾、开花、结铃期,如遇到连续高温干旱时,若能利用高温增加积温,及时进行抗旱,棉花不但不会减产,反而会增产丰收,但有的生产单位的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机电不能启动,沟渠损坏,淤塞严重,有水难抗,未抗旱的棉田常比抗旱棉田减产20%~30%。有的棉花在开花、结铃期遭受暴雨,排涝功能差的地方的损失更为惨重。棉花生产年际之间,旱涝概率约在60%左右,对棉花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至于肥料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棉田地力消耗多,补偿不足。一是对地力剥夺较多,比如,南方棉区近几年棉花与满幅小麦连茬的面积越来越大,很多地方麦子收后种棉未施基肥;二是有机肥料投入减少,有的农户根本未施用有机肥料,化肥当家;三是棉田绿肥面积稀少,棉花前茬豆科作物面积比例缩小,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四是棉田板结,保肥保水性能减弱。
可见,棉田水系及肥料建设事关棉花高产稳产全局,必须夯实基础,才能见到成效。
第一,要提高对棉区水系建设的认识。棉区各级领导和群众要统一对水系设施的共识:一要创造条件确保棉花旱涝无忧,才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增长植棉整体效益;二要明确只有完善水系设施,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大量流失;三要知道完善了水系设施,就可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四要清楚完善水系设施,就可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有利于棉花正常生长。
第二,要增添水系硬件设施,提高配套标准。一是要增添机站,扩大排灌面积;二是复修台渠,开设新渠,提升排灌功能;三要提高抗灾标准,做到百日大旱能及时引水抗旱,日降100毫米暴雨能在1~2天排完;四是利用冬春有利时机,开挖、疏理棉田排水大沟、围沟、厢沟、腰沟,要做到四通八达,抗旱无阻,雨住田干。
第三,要加强肥料建设,增强保肥供肥能力。抓好肥料建设是提高棉田肥力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一是应恢复一定的棉田绿肥面积,或者在棉田套种绿肥;二是安排适当的豆类面积作棉花的前茬作物;三是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机械粉碎棉秆还田;四是增施农家积造的有机肥、禽畜粪、生物有机复合肥特别是酵素菌类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等。只有采取综合的增施有机肥料的措施,才能不断地改良土壤,提高保肥保水供肥能力。
棉区肥水建设是棉花高产基础
2013-01-26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3-92018-1.html
上一篇:“望闻问切”四招防假化肥进地
下一篇:春耕备肥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