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水稻施肥技术模式和具体应用
2013-08-09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笔者已在本报介绍过它的需肥和施肥原则,现在以此为基础,再谈谈怎样施肥。

  技术模式

  我国水稻亩产多为450~600公斤,高产水平在500公斤以上。亩施肥总量一般为:N10~15公斤,P2O54~6公斤K2O3~8公斤。

  基肥提倡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3000公斤,氮肥(N5~6公斤,折算成尿素10~13公斤或碳酸氢铵30~35公斤;磷肥(P2O54~6公斤,折算磷酸二铵8~12公斤,或过磷酸钙25~30公斤;钾肥(K2O4~5公斤,折算氯化钾7~9公斤。若用复合肥,每亩施20~35公斤。基肥施氮量一般不超过总量的50%,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最好作基肥和穗肥分施。稻田如果长期不施有机肥或有缺锌征兆,可亩施硫酸锌0.5~1.5公斤。若每亩干秸秆还田150~200公斤,应在原来施氮量的基础上再多施10%~20%

  追肥一般两次,分蘖期(移栽后8~10天)亩施氮肥(N3~3.5公斤,折算尿素6~8公斤或碳酸氢铵15~20公斤;穗肥亩施氮肥(N3.5~4公斤,折算尿素8~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钾肥(K2O3~3.5公斤,折算氯化钾5~6公斤,在插栽后35~40天(抽穗前15~20天)施用。

  具体应用

  不同地区地区差异是作物种植和施肥条件的综合反映。例如,黑龙江省为单季早稻,土壤肥力较高,所以施肥量相对降低,一般亩施氮肥总量(N6~9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3~5公斤;而华北单季晚稻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所以施肥量相对较大,分蘖期、孕穗期追氮量大致相等,基施钾肥的1/3作孕穗肥施用;对长江流域的双季稻,早稻要适当增加基肥和分蘖肥的比例,对部分保水较好的早稻还可以一次性全层施肥,晚稻施肥量与早稻大致相当或略高,但追施氮肥不可过晚。

  不同产量一般产量越高施肥量越大,以施氮总量为例,在一定的产量变异范围内,一般每增加100公斤籽粒产量,需增施氮肥(N2公斤左右。磷钾肥施用量可据此和当地的氮磷钾施肥配比酌情调节。但施肥量和产量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因为产量接近最高水平时肥料效益逐渐下降;土壤肥力较低时施肥也不一定增产,还可能存在其他限制因子。

  不同水稻这里主要指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对抛秧稻,因秧苗较小,成穗率低,后期易倒伏,所以要适当降低基、蘖肥比例,增加穗肥用量;对机插稻,因缓苗期较长,要早施分蘖肥,中期适时排水晒田和控制无效分蘖,适当增施穗肥;对直播水稻,因播种较浅,成穗率低,要求农家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分配要掌握“促前、稳中、攻后”的原则;对旱稻,因整地播种质量较差,不能以水压制土壤盐碱。所以要结合整地施足农家肥和磷肥,以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能力,并且不用或慎用含氯化肥。

  施肥量换算

  为使施肥建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推荐施肥量多以纯养分量表示,生产上要将其换算成具体肥料的实物施用量。

其中肥料的养分含量可以从肥料袋面或肥料手册中查得。例如,某水稻每亩追氮(N6 公斤,可按照前述计算公式算得尿素(含N46%)或碳酸氢铵(含N17%)的肥料施用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3-91619-1.html

标签:具体 应用 模式 技术 施肥

上一篇:浅谈鲁西复合肥对西瓜的施肥技术
下一篇:氮肥的各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