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配肥”真的可以让化肥行业再次焕发青春么?
2016-10-31   来源: 农资与市场   

“配肥”真的可以让化肥行业再次焕发青春么?
2016年被众多行业内专家和复合肥厂家称作是农资界的“严冬”。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经济环境欠佳、利润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们忍不住要问化肥行业到底怎么了?刚刚进入洗牌期的化肥行业该怎么度过寒冬?
自2013年以来,农业部、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配方肥推广应用的意见》并且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配肥服务点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出台,“配肥”这个词又被推到了化肥行业的风口浪尖。但是仅仅依靠一个“配肥”就可以度过寒冬期和洗牌期么?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敢给予完全的肯定,但是也没有人敢给予完全的否定。毕竟配肥站模式欧美较为常见,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在其探索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智能配肥站服务的监督机制、肥料配方的形成机制、配方肥质量的监督机制等,都需要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规范。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来理智的看待。
一:智能配肥站服务的监督机制
服务能力方面:“针对年配肥服务能力在2万吨以下或每小时2.8吨以下的基层小型智能化配肥服务网点,以农民购买的原料肥为基础肥料,按照农民施肥配方进行智能化掺混,掺混后不进入市场流通,不纳入复混肥料生产许可和肥料登记范畴”。这项规定的出台也制约了小型智能化配肥站的产能,如果按照每小时2.8吨的产能来计算的话,一台配肥设备每天的产能大约在28吨左右,这还是按照设备每天10小时满负荷工作的状况下来计算的。但是中所周知现在国内的用肥周期相对较短,一般都是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在这两周时间内,每个经销商每天的销量应该远远大于28吨。这样的话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市场稳定性就会急剧下降。所以产能严重制约了小型智能化配肥站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在产能受限的前提下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制约,更别提精准服务了。
二:肥料配方的形成机制
配方方面:“测土配方施肥”拆开来看就是“测土”“配方”和“施肥”。“测土”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不同土壤进行准确的土壤检测以达到精准施肥的目的,但是“测土”一直是制约国内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平均下来一块土壤检测的成本大约在700元-800元左右,检测周期大约在15个工作日左右,但是小型配肥站的服务能力连区域性测土都达不到。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开始不惜大力投入资金进行土壤检测,但是成果好像不是很明显。不准确的土壤检测数据直接影响的就是“配方”,如果在“配方”都不准确的情况下贸然自行的进行复混肥料的生产,那么肥效就可想而知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就是尽可能做到每户一个配方,每块地一个配方,达到精细化、个性化的水平。要杜绝不利用科学测土数据和肥效试验数据等诸如计算施肥的方法欺骗和坑蒙农民。在“测土”数据不准确,“配方”不科学的情况下产出来的复混肥料和传统复合肥的固定配方有什么区别呢?再来看看“施肥”吧,国内的农业已经在朝着机械化农业方向发展了,用户的播种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种肥同播的已经是最常见的播种方式,那么复混肥料没有经过复合肥加工工艺的复合,而肥料里所包含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密度又是大小不一,这种情况下种肥同播的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施肥不均匀。
“配肥”真的可以让化肥行业再次焕发青春么?
 
三:配方肥质量的监督机制
关于配方肥的质量:近几年职能部门查处假化肥、含量不足的化肥力度逐年增大,每年都会有许多知名的化肥厂家不幸中招,那么在科技和造粒工艺高度发达的今天,复合肥的质量还不能完全得到保障,那么复混肥料呢?其实复混肥料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原料看的见、生产看的见,但是由于“配肥站”仓储的是成品的氮磷钾等原料,而不是成品的复混肥料,所以原料的品质是决定复混肥料的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那么“配肥站”内能影响原料品质的只有储存条件,然而氮磷钾等元素的活性又是比较强的,受气温条件的影响也是比较大,如果存储不当就会造成原料的质变,质变之后的原料产出来的复混型肥料的质量没有任何人敢做出保证,同样的一包肥料里面不仅包含氮磷钾这些主要元素,还有一种叫做填充料的元素,对于复混型肥料来说填充料一般都是选用有机肥或者其他中微量元素,对于这些元素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成本,所以复混肥料的品质不能忽略这个因素。
四:配方肥生产成本的机制
配方肥生产成本:农资经销商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复合肥太贵了,然而被誉为新生产模式和新营销模式的配方肥号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确实,没有人否认配方肥确实省去了部分生产环节,但是到用户手里的使用成本真的降低了么?毕竟农资行业在国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种元素的价格已经非常透明了。所以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配方肥在终端价位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这个价位优势的局限性又是非常强的,只有在经济作物区及果蔬区能展示出来,但是国内的大田区还是种植的主导,入乡随俗,那么配方肥到了我国的大田区似乎并不是那么适应,多数情况下大田区配方肥的价位还是高于传统复合肥的价格,这就会造成配方肥的销量是市场占有率被压缩。
五:配肥站的建站机制
配肥站建站标准:原则上配肥站需具备配肥区、仓储区和办公区符合配肥机安装使用及原料存放的经营场所(原则上不低于120m²),各区域具备充足的照明条件并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同时配肥服务网点要规范和健全服务档案,建立进肥、配肥、供肥台账,按照配方肥原料为农民开具分品种的配肥服务凭证,便于市场监督管理。不否认标准的出台是为了更好的促进配方肥在国内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国内土地流转不理想,种植散户居多的现状,能够在一线建立一个达标的配肥站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建立一个标准配肥站的成本可能也不是那么低。处于洗牌期的肥料行业纵然现在配肥有国家大力支持,最终只有用户认可才会有生存空间。在成本投入不确定、用户接受度不明确的情况下配肥站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冒险的举动。
“配肥”真的可以让化肥行业再次焕发青春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配肥”这件事,市场是需要竞争的,如果都盲目的去争抢“配肥”,不够理智和冷静,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是传统的肥料厂家和新型的配肥两败俱伤,那么最终受益的往往不是我们的经销商或者用户,反而是一些设备厂家。

当然任何人都是希望中国的农业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现在国内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配肥”在国外确实发展非常好,而且有效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国外的土地流转非常完善,所以“配肥”完全符合他们的国情。反观之结合现在我国农资的现状及国情在面对“配肥”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智,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和炒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3-195994-1.html

标签:

上一篇:肥料都分哪些类?又都执行哪些标准?这下全齐了!
下一篇:花生烂根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