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之争
近几年来,北方地区、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产区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南方地区特别是水田地区、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及经营规模等原因机械化发展较慢。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并且要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2015年1月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集中力量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杨敏丽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在实现田间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农田作业亩均动力为0.05~0.07千瓦,韩国约为0.33千瓦。若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和装备运用情况,当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相当于现在欧美、日韩等全程机械化水平时,亩均动力约需达到0.58千瓦,远高于英美、日韩。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是从生产环节上考虑,应该包括从产前种子处理到产中、产后初加工的全过程所有必要环节。然而目前,农业机械化行业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关注大多集中于耕、种、收三个环节。”杨敏丽说。
在曹广乔看来,中国农业非常复杂,大型化是农机化的大方向之一,在我国西北、东北等地区及农垦地区,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但是长江中下游、西南丘陵山区等,急需中型甚至小型化轻便型农机具。
“丘陵地区机械化发展滞后,是薄弱区域,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区域。”曹广乔说,要研究开发可用的机器。
据曹广乔介绍,丘陵山区农机具要求小型、轻便、耐用,设计和制造难度很大,政府研发投入很少,高端农机制造企业不愿涉足。“建立丘陵山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促进资金、人才、平台聚集,推动解决共性和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曹广乔说。
此外,还需要改善农业基础条件,通畅的机耕道路、平整的农田环境等,并使其成为国家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
农机社会化服务须跟进
“丘陵山区农民收入较低、劳动力流出量大,要推动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机专业户、合作社等。”曹广乔也提到通过农机规模化作业服务,破解丘陵山区小规模经营的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8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4倍多;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20万~50万元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占比提高,分别比2010年提高8.15和4.75个百分点;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下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占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这说明农机社会服务组织规模在不断扩大,大规模的组织在增加,小规模的组织在不断减少,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杨敏丽表示。
2013年,农业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农机作业服务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迅速扩展,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农机作业服务需求。
“相当一部分农机合作社仅仅在较为松散的层面进行合作,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极大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孔祥智说。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整体农机配套比的提高及我国种植业的大幅度调整,机械利用率低和成本偏高的弊端在土地局部规模化的影响下将随之减弱,并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和劳动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高而消失。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将呈现以农机化为基础、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指导、农机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杨敏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