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棉花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但由于施肥不合理,便出现了棉花的产量不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同时导致了防治病虫害的投资随施氮肥量而增加的状况。
氮肥的特点是施用后使叶色浓绿,给人以地力足、肥效好的感觉,这是氮肥主要侧重于茎叶生长而造成的,但过量施氮肥有许多坏处:
第一,造成徒长,使蕾铃脱落,给管理增加难度。为了缓解,又需要购买缩节胺等激素进行化控,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促进在前控制在后,自找麻烦,费工费时又费钱。
第二,加重病虫害发生。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的大发生与大量施用氮肥成正比;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抵抗力与施氮肥量成反比,这是因为枯黄萎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在环境条件优良的情况下(如晴天)光合作用强,吸收的氮及时被合成为蛋白质,棉花植被在低氮高碳状态下抵抗力较强不易被感染,即使被感染,也因病菌繁殖慢不易表现出病症,但在恶劣条件下光合作用弱,根系吸收大量的氮不能立即转化成蛋白质,使植物体处于高氮低碳的弱体质状态,此时的氮便被病菌利用而快速繁殖破坏棉花的传导组织,天气转晴,因体内水分供应不上,其他有关营养也供应不及时,便立即表现为病态。如果氮肥施用不过量,上述症状将明显减轻,这一结论可以从不施氮肥的地块看出很少发生枯黄萎病得以验证。因此,建议种棉花一定要合理施氮肥,切勿过量,如果不慎施入较多,应及时追施一定量的氯化钾并喷施含铁微肥予以调节,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