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番茄晚疫病防治
2015-08-28   来源:   

 

  症状识别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浅绿色不整齐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水浸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白霉;茎上发病,病斑呈黑褐色,在茎尚幼嫩时,会出现明显地缢缩,并引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致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朋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该病易与早疫病混淆,可用保湿的方法区分,如病部出现白霉者为晚疫病。出现黑霉者为早疫病。

  病原该病是同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致病疫霉)引起,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分枝,无色无隔,较细,多核。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由气孔伸出;孢囊梗较菌丝稍细,分枝上结节状膨大处,大小624-1136μm×627-746μm。孢子囊顶生或侧生,卵形或近圆形,无色,顶端有乳突,基部具短柄,孢子囊中游动孢子少于12个,孢子囊大小5-40μm×17.5-22.5μm。卵孢子不多见。

  发生规律病菌有时以卵孢子越冬,但不多见。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最低10-13℃。孢子囊形成温限3-36℃,相对湿度高于91%;18-22℃,相对湿度100%最适。孢子囊萌发,与温度关系密切,在10℃条件下需3h,15℃需2h,20-25℃需1.5h。此菌可为害番茄与马铃薯,而且分化不同的致病类群。一般番茄上的强致病类群对马铃薯的致病力也强。虽然马铃薯晚病病菌对番茄致病力弱,但经多次侵染番茄后,致病力可以提高。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中蔬5号、圆红、渝红2号、佳红、中杂4号等品种比较抗病,可考虑选用。

  (2)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进打杈。

  (3)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注意控制生态条件,在保证温度在前提下,注意放风,降低棚室相对湿度。

  (4)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摘去病叶后喷药,可用药剂有: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每667平方米用对好的药液50-60L,隔7-10d一次,连续防治4-5次。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注药液0.3升,隔10d左右1次,连续灌注3次。保护地采用粉尘法及烟雾法进行预防,即每667平方米施用45%百菌清烟剂250g,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kg,隔9d一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3-172719-1.html

标签:防治 晚疫病

上一篇:秋蒜苗的栽培技术分析
下一篇:防止萝卜空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