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叉”现象是玉米内在的固有特性和外部生长环境共同作用造成的。
玉米属于禾谷类作物,“分叉”是禾谷类作物的固有特性之一。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在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时,腋芽会生长发育,在根茎部形成“分叉”。不同的玉米品种分蘖力有差异,有的品种在田间容易出现分蘖,如青贮玉米品种一般分蘖力很强,这是生产上为获取较高的茎叶产量所需要的。甜糯玉米品种分蘖性较强,田间容易出现分蘖现象。普通的玉米品种,分蘖力很弱,田间一般不易出现分蘖现象。
外部生长环境是玉米“分叉”的诱导因素。诱导玉米“分叉”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除草剂使用不当。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乙草胺等施药浓度大,喷药时期超过玉米5叶期,药剂喷到玉米芯部,造成玉米心部叶片生长缓慢,加之多数群众种肥同播施肥量大,玉米下部生长速度快,导致玉米上下生长失衡,玉米从根部憋出叉来。
二是生长环境。在肥力较高、墒情充足、气温偏高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分叉”。不同的品种,对外界诱导因素的影响敏感程度不一样。
三是种植密度。前期肥料使用过多,种植密度过小,容易发生分蘖现象,这在分蘖性强的品种栽培上,表现最为明显。所以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四是病虫危害。玉米因玉米蓟马等虫害、病毒病等病害等因素生长点遭到破坏时,会刺激根部腋芽生长发育产生“分叉”,病虫危害引起的“分叉”多为个别植株。
玉米“分叉”多发生在苗期,这些“分叉”不但不能成穗,而且消耗养分和水分。所以,一旦发现“分叉”应尽早去除,去除之后不会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