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为植物施肥最好的季节,那么,怎样为春播作物备肥和施肥?
不误农时 春季施肥以春玉米等各种作物及育苗果树和蔬菜为主,结合整地施用基肥或种肥。其次为冬小麦、冬油菜等越冬作物及移栽后果树和大棚蔬菜等春季生长的作物,需要适时适量追肥。由于全国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早春气温较低,天气由寒变暖,所以施肥要做到不误农时。特别是对马铃薯等播种较早的作物,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最好在上一年秋收后结合整地施用;追施的化肥应首选铵态和硝态氮肥,因为其肥效比尿素快;对种肥则要求优质、安全和适量,并与种子同时但错位施用,即不要将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否则容易烧种或降低薯类作物的产品质量。
因地制宜 各地农业条件差异很大,播种和施肥要与防寒、抗旱等措施相结合,在气温和土壤墒情合适时抢时施肥播种,施肥后要及时覆土。对一般麦田,应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适量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抽穗时可酌情亩施尿素3~5公斤,或喷施叶面肥;对苗弱但墒情较好的麦田,可在返青期沟施适量氮肥而不灌水,一般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或尿素5~10公斤,起身拔节后再适当追施1次;对土壤墒情好,肥力较高,植株群体较大的旺苗田,可在拔节后再施肥,并将施肥量适当减少。
适当施肥 适当施肥主要指养分施用量适当、氮磷钾等养分配比适当和基追肥比例适当。以粮食作物为例,当前每亩养分施用总量,氮多为8~15公斤,很少超过17公斤;施磷量除越冬作物外,约为施氮量的一半,甚至更低;施钾量多介于施氮量与施磷量之间,具体要看土壤条件。基追肥比例是,全部有机肥、全部或大部分磷肥、全部或部分钾肥及一半左右的氮肥作基肥,其余肥料作种肥或追肥;追肥要一次或分次施用。不少农民习惯于将氮肥的大部分作基肥或前期追肥,甚至一次性基施,很容易造成前期徒长,后期脱肥减产,应该加以纠正。如果一次性施肥,要在播种时侧深施到不同深度的土层。
对大棚蔬菜还要注意早春适度、渐进揭棚,并加强病虫害防治;果树追肥则要与保花保果和适当疏花疏果技术相结合,并防止氮肥一次用量过大而导致春梢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