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真假氮肥巧识别
2014-04-02   来源:   

   1.尿素总氮含量≥46.0% 容易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与硝酸铵之间。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开始显现不稳定性,对作物失去肥效。如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出少量白烟,闻到氨味。 


  2.硫酸铵氮含量≥20.8%(Ⅱ级)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与碱类物质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放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缓慢地熔化,并伴有氨味和二氧化硫味放出。 

  3.硝酸铵总氮含量≥34.4%(Ⅱ级)  硝酸铵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量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燃烧现象(避免引起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氮含量22.5%~25%  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着提高,水溶液呈酸性。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熔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氮含量≥16.80%(Ⅱ级)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摩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3-132847-1.html

标签:识别

上一篇:肥料合理混用能增效
下一篇:旱土施氮要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