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的认知,所有的改革,大多都是被动的,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大家紧的不行了,放松一下,盘活盘活,然后又顺利的往前挪个十年八年。但有一个领域的改革,是连续打了十几年的底,近些年才逐步实质推进。这就是农村的改革。
上个世纪82年到86年,曾在出过5个中央一号文件,这几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改革的。但后来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这种改革就停滞了(只改了一半),于是,农村从86年之后到2010年,实质性的改革其实从未启动,非要说个变化,就是取消了农业税等。然而这种取消并不是主动为之,而是迫不得已,到2004年的时候,农业税等收税成本比收上来的农业税还要多。花费了大力人力物力,结果做的确实赔本的买卖,多一事反而多出了麻烦(收农业税导致的社会问题)。
从04年到15年,中央又连续出了12个关于三农部署的一号文件。当然,这样感谢换届的稳定性和思路的连续性(想想冯仑在中西部城市的立体城市,我都替他想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农村就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而且还要连续布局十几年才真正起动?
农地圈推测,中央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20年后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刻意提前部署启动了农村的新改革,把上次没改完的,继续下去。 核心问题就是将来“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近些年出现了如下现象,颇为让中央担忧: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业面临无人接班的窘境。2012年底数据,2.6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或非农,占比约49%,农村留下的都是老幼病残。
2、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持续下滑且下滑严重。农业成为很多人的副业。2012年数据,全国农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仅占26.6%。换句话说,即农业对农民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了。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央非要启动农村改革。那么,为什么要连续布局十几年呢?
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社会给三农上了太多道枷锁,无论是经济,思想,文化还是参政议政,农民处在社会的底层,是社会维稳和托底的对象。农村要变,只能走集约化,现代化的路子,别无他路。“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农村的改革,当时已经停滞,户籍,福利,产业,耕地,宅基地,水利,环境等等方面,问题突出,相互绞在一起,使得改革顺序变得极其重要。稍有不慎,这个巨大的社会缓冲地带,就会成为危险地带,这是中央所不愿看到的。
其实,上面做任何决策,都是有几条红线,不管谁在位都不能破这几条线,其中一条,就是18亿亩的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的本质,是确保国人主粮的自给自足,是确保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关系到根基。这条红线存在的结果,就决定了大家只能吃国人生产的粮食,虽然尽快粮食价格很便宜,但抱歉,吃不上,通过进口政策和关税政策,就卡死了这个通道,加入wto的时候这条也是单独拎出来说的。当然农地圈认为这条红线,现在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理解了原因,就可以预测步骤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