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主论坛有个关于房地产的专题,其中有个议题就是去库存。
当然在做的几个嘉宾都是绝对的腕儿,任志强,李铁,孟晓苏,陈淮,董藩。这在房地产界都是跺跺脚就得震个坑的主。
大家对去库存的理解,一致认为是区域分化,有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很难,估计十年也去不完。当然,陈淮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总住宅量,这点库存“不算什么”。
话是这么说的容易,有人比他们急多了,房地产承担了地方政府将近50%左右的税收,房地产卖不出去,房地产商就不敢增加投资,于是乎,地方税收,稀里哗啦的往下掉。今年的几次会议下来,房地产终于进入的中央文件里面,终于不再打压,终于要松绑了,说法是“去库存”。
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大跃进,是市场信号失灵的结果。但是,指望去库存依靠农民兄弟,有多大可行性?农地圈作为专业的土地流转平台,当然从情感上希望城镇化顺利开展,农民兄弟能够顺利进城安家就业。多年来,购房按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公积金贷款等政策都与农民无关,确实很不公平。农民阶层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边缘化。但是农地圈认为,中央政府采纳这一思路,本质上想的并不是促进社会公平,而是基于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而采取的短期救市措施。不排除后续会跟进很多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配合农民消化房地产库存这一目标。但从现实看来,农地圈的看法是:很难。
首先,农民群体财富积累较差,因此购买力弱
其次,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再者,大部分农民厌恶负债,对信贷充满恐惧,这种观念短期难以扭转;
再次,农民信用也比较差,很多在银行没有任何信用记录,影响银行对其放贷;
最后,在未在城内安家之前,农民工的流动性大,银行在后续管理方面,违约处置成本高。
当年农民曾帮助共产党打下了天下,今天房地产市场遭遇困境,我们再次想起了农民。农民没有钱,却要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大部分人无力承受的市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歇后语:蚂蚁拉石磙——力不从心!
基于以上几个个原因,预计此政策在去库存方面,效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呵呵”。
上一篇:给你三观一耳光!被误解的地主阶级
下一篇:农地圈:为什么农村非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