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互助金融和土地给用法律和制度分开了。金融养得越来越强,土地养得越来越肥,不过都是政府的,跟形式上持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没一毛钱关系。
最近,笔者经常在微信上碰头朋友问:农地圈,我这里一个好东西,我要做,你看怎么样? 经沟通的确都是好东西,不是刚刚认证完的特殊工艺特殊风味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就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特色农产品。然后就是想做,心里没底。我通常都会给出他以下几条建议:
1、你想做农产品的体量是多大,体量小没啥文章可做。
小体量好产品,一般都不愁市场。再加上电商,朋友圈刷刷,这点产品刚一出来,就卖光了。这时候,诱惑就来了。要不要规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要规模。 但一吨散养猪肉能卖出10万吗?就是有人为你买单,你又能卖出多少吨?特色农业天生就是有一个规模限制。当你增加规模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的感觉欺骗了你,投入的资金不够或者勉强维持、客户突然没有预料的那么多和那么大的量、组织规模扩大带来了无数看上去是小问题的影响效率的大隐患、甚至品质开始大面积的退化或者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规模带来的。
2、做规模有规律的,规律是啥要把握好,不要过早尝试做品牌。
通常两类人可以做成事。第一是有钱任性的人;第二是有专业技能且有韧性的人;很多人都是输在钱不够,痛失机会;或者输在专业技能上,痛失市场。没有规模,哪里来的地位?
农业有一个规律:农产品,销售上个100万,呀呀学语阶段,入门门槛低,基本上谁用心都可以做成;上千万,有个能人即可;上亿是一个关键的坎,看你有没有培养人的能力,因为你可以代表自己发声,终于可以参与或者组织行业活动;上百亿以后,可以代表行业发声并且挑头担责任了;上千亿,可以参与或组织全球行业活动了。
农业的规模建立在品质基础上,快消品的规模是建立在品牌基础上,不要尝试给农产品过早做品牌。无数的农产品作做品牌,就是多了一个昂贵的“包装”啊。还增加了包装成本。高品质的原料和特殊的风味就是一个最好的买点,你需要的是推广方式和方法,不是做了一个品牌策划就成名牌产品畅销海内外了。
今天,互联网营销爆发;内容依然为王。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浏览,碎片化的生活,一切都碎片化了。例如,原来用一个事件,一个人,带出一个产品,这就是做内容,褚橙做到了。但是网易猪、京东米、柳桃、潘苹果、大炮小米就没有那么多内容了,牵强了。
而那些农业企业非常渴望打响知名度,带出销量,四处寻找高手,渴望得到指点和策划,一夜出名。就算是你碰到了牛人,给你策划好了这些,规模在哪里?上规模的建立品牌何其难?你听过玉米品牌吗?听过小麦品牌吗?听过马铃薯品牌吗?
总结来说:农产品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质,这个阶段品牌就是一个大坑。当你做了工业化快消品以后,再去大作品牌吧。品牌是给农产品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配套的。
3、规模化带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农业产业链不同主体对风险承担能力不同。
笔者所接触到的案例,某村在政府和公司动员下,带动村里人和公司签约养肉鸡。一开始,赚了,公司、农户、政府皆大欢喜。后来,全赔了,那就是一个家庭的灾难。没保险,也没有互助设计,更没有农户和上市公司之间的股份关系。公司加农户,公司赔的是鸡雏、饲料、疫苗和技术人员的工时,签约农户赔的是全部家产,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对等。风险不对等,公司有承受风险能力,农户没有;价格不对等,公司有价格发现和议定能力,农户没有;尤其是,规模不对等,公司是一个纯粹市场化并且受政府保护的大体量经济实体,农户是一个被动接受公司合约的个体经济。更致命的一点就是公司赔钱,有政府补贴;公司赚钱,政府免税,而农户是享受不到的。这样就导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农户个体经营越来越脆弱,公司加农户演变成一个赤裸裸的产业化剥削体系。
因此,规模是谁的狂欢?工商企业的规模如果还是这样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合作社,那不过是涛声依旧。在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户和合作社如果没有股份方面的合作那就是耍流氓。有人跟我争辩说,在中国,做农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太分散,他要流转过来,效率会马上提高,成本会马上降落下来。老兄啊,看问题不能看表面现象,要看土地背后的深层次东西。土地,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对农户意味着什么?到了你手里,那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这规模是合作社和各种合作组织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农村就有了社会希望。我们把互助金融和土地给用法律和制度分开了。金融养得越来越强,土地养得越来越肥,不过都是政府的,跟形式上持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没一毛钱关系。
今年,好像可以有了,在搞试点,是不是真有,多大范围内有,多大程度上有,我们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