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2016-06-06   来源:新农资360网   

财富变迁有没有规律,农地圈认为是有的。但你真正想总结规律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甚至有些数据你根本接触不到,这无疑为我们认识财富变迁设置了部分障碍。运用规律就更难。

一、财富变化的发动机在哪里?

农地圈团队曾经很学术性的写过相关内容,但在这里发表就太过抽象。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说一下。生产什么(消费内容升级)?如何生产(手工到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如何传递(书信、电话、互联网)?商品如何运输(马车、汽车、高铁、飞机)?是决定财富分配的核心发动机。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二、农民群体屡次与财富分配无缘!

改革开放以前,有数次发财的机会,个体户、乡镇企业、价格改革、股市、楼市、互联网这些都与农民没什么关系。如果说有一次机会,一个群体没有把握住,那么就是概率问题,如果每次都把握不住,那一定是这个群体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其每次都远离财富分配的核心而一直处在边缘地带。

三、个体户时代,农民由于缺乏胆量而与财富无缘!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端口,国内首先的问题是供应短缺(否则怎么能实行粮票布票一大堆?)。在这个端口,只要能生产出东西来供应,就能发财。每个消费领域都存在大把的机会。但是,把握这个机会却有个门槛,就是资金成为最大的问题。因为数十年的折腾,把农民已经折腾的差不多了,谁都没有什么积累。资金的来源,主要就是银行。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但是,农民由于长期的意识偏差,根本不敢借贷:要是还不上银行的钱怎么办?借这么多钱,不敢啊!从银行借钱搞生产的做法显然突破了大部分农民的认知限制和心理承受能力。

正因为如此,农民在这次财富重新分配的大潮中,鲜有胜出者。当然也有傻子瓜子这些为数不多的人。

后来的实践证明,很多当时从银行借钱的人,都没有归还,最后也不了了之。

四、价格改革时期,农民由于原来权力而眼睁睁无法进入!

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价格信号失真,无法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越来越压不住,当时中央实现的是双轨制,同样的供给内容,一部分供应市场定价,一部分是还是原来的官方定价。但是官方定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这种情况下,套利的机会就出现了。从官方以官价买过来,到市场中一卖,就能赚大笔的差价,于是乎,倒爷横向,开始了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赚的盆满钵满。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但是农民基本没有从中获利,为啥?

因为农民根本没有办法从官方买到商品,农民距离权力中心太远而没能搭上便车。

五、房地产黄金十年,农民由于意识偏差和资金积累而再次错过机会!

为了重启消费市场,朱镕基在几个领域启动了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医疗、教育(甩了三个当时应该背在政府身上的“大包袱”)。在房地产领域,实行了商品房制度,取消了福利分房。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内,中央就没有很好的组织开展过住房建设工作,因此导致了居住条件实际上出现了恶化,人均住房面积反而下降。一旦市场化,这种消费的带动作用可想而知。但农民由于本身的认知缺陷,难以看到宏观的房地产市场的规律。同时也由于原始资金过少而没有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而再次与这个财富的世纪大分配擦肩而过。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直至现在,房地产的正确观念依然没有并很好的普及,反而被过度行政干预和话题情绪化,群体对立化。(不说了)

六、(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民由于知识偏差过大而根本没有能力进入。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期,由于技术门槛过高而直接将农民扔在了旁观者的位置。这个事情,先是门户网站的兴起,其次出现了bat三个巨无霸,如此在很多细分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平台,他们均借助资本市场套现,成为再一次财富分配大潮中的赢家。而农民只能默默的坐在角落里,旁观这一切,甚至,他们根本都不是旁观者,他们至今都不清楚外边发生了什么。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客观而言,农民目前的处境是多方面造成的,意识上距离现代社会距离不小,没有建立起与时俱进的财富观念,知识缺乏等等原因,使得农民群体一次又一次与社会的财富大分配无缘。不得不令人叹息。

社会发展表明,在一次次的财富分配中,从原来只要胆子就能行,到后来的有胆还要会干,到现在的有胆、会干还要会管,对社会财富分配赢家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这个群体,如果不迎头赶上,只能会被落下的越来越远。

农民为什么连续五次错失翻身发财的机会?

更多三农观点,敬请关注农地圈微信公号:农地圈,ID:quandiernews 同时敬请关注农地圈网站(quandier.com)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7-199127-1.html

标签:每天农资 机会 为什么 连续 农民

上一篇:今天鼓动土地兼并明天终将自食苦果!
下一篇:三农问题,尊重规律与过度创新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