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2016-08-06   来源:新农资360网   

很多农村朋友经常找到农地圈,说我们村干部如何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你们平台很大,能不能帮我们报道一下。这种情况下,农地圈通常都会问一个问题,村干部的问题,你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大部分农民朋友往往拿不出证据。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一、为什么主流媒体报道农村贪污案件不多?

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媒体愿意跟进和报道。

一方面这种报道并不受主流欢迎,大部分媒体不愿意去捅这个马蜂窝(你懂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仅仅靠猜测就想让大平台帮你报道,基本不太可能。为啥?媒体要想帮你报道,必须先帮你搜集证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这往往应该是收费律师应该干的事),如果没有足够证据就贸然报道,那媒体要承担后果,不是关号就是处置或者失业(代价太大)。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二、政府与村干部的关系?离不开和靠不住

农地圈认为,村居干部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干部群体,既是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末端链条”的“螺丝钉”,又是构架和谐干群、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从身份而言,“村官”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从事公务”的干部,并非严格行政意义上“国家工作人员”,再加之部分村组干部“非党员”的身份,这种对其身份“模棱两可”的尴尬界定,直接导致党纪国法对基层“苍蝇”监管存缺位、问责难寻源。村干部虽不是政府人员,但其工作却是承担了大部分政府最末端的执行工作(干的却是政府人员该干的事儿,类似于城市里的居委会)。所以,中国最末一级政府乡镇的工作开展,必然要依赖于村干部的上传下达。即所谓乡镇政府离不开村干部。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另一方面,虽然村干部也领相对比较微薄的薪水(这部分薪水往往来源于三方面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乡镇补助、村级集体经营等其他收入),但乡镇政府对村干部的约束力往往很弱。村干部不是由乡里直接任命,而是由村里选举(至少也是名义上选举)。由于乡政府既不能保障村干部收入也不能保障村干部的身份和职务,所以,乡镇政府对村一级干部,约束力不够。从心态来看,两者更多的是相互约束。乡镇政府并不认为村干部很“靠的住”。

三、村干部犯案的特点:窝案串案频发

1、犯案类型集中化:多以贪污、腐败、挪用公款为主。

2、作案手段简单化:农村涉案干部大多情节简单,手段比较直接,以贪污和挪用公款为例,多采取续保冒领、伪造凭证、公款私分、截留挪用这四种方式。

3、窝案串案频发:共同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支书、主任、会计、文书相互勾结的情况多发,形成“利益共同体”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四、为何农村干部案件频发?

1、少数干部素质不高,法律意识差。

经费不足,“上级”教育不到位,导致一些干部守不住清贫,抵不住诱惑。

2、权力失控,监管空白。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惠农和补贴资金支持力度很大,鉴于农地圈上面提到的村干部的特殊枢纽地位,这同时也扩大了村干部的“权力空间”。而在监管方面,又存在“上级无力监管、同级不愿监管、下级不敢监管、群众不能监管”,使得监管沦为一纸空文。

3、公开不到位,群众无力监督助长干部“贼胆”

一些农村村务“伪公开”严重,对于一些惠农资金用途、对象、金额,对农民群众“秘而不宣”,使得群众根本无力监管。加上“利益共同体”存在,使得群众取证难。对于未到届就被换下来的村干部而言,大部分是“犯了众怒”,被群众强行“轰下”.

4、地方法院打击力度不足,再次助长恶风盛行。

虽然每年公检法机关都会受理到大量的涉农案件,但存在“线索多、查处难、立案少、处罚宽松”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群众的举报热情,客观上纵然了类似案件的发生。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五、如何破解村干部频发?

1、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杜绝“伪公开”现象。

2、农民群众多了解政策,切实起到监督作用(比如农地圈就经常发布国家和省市的相应政策,大家可以关注)

农村干部贪腐频发:莫让农村成为法律真空地带!

3、其他也没什么实用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