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关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三农互联网平台,农地圈不仅仅局限于三农政策的解读,同时还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方面,正在进行大胆的尝试。
昨天,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见,今天中午的时候农地圈团队专门写文解读了该意见。
作为由中央农业部发起并提倡的农村土地流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中央的角度来看,大力提倡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在于解决农村将来会出现无人种地的局面。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老年人的逐渐老去,原有的家庭小规模经营已经不能够继续持续下去。站在这个角度上思考,中央提倡土地流转是有一定逻辑和理性的。因为土地流转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自然就不怕农村的劳动力短缺了。这样就可以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但是,农村的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农地圈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的媒体都在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致就是宣传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好,如何给农民增收).同时农地圈作为互联网上农村土地流转的平台之一,自信对这个领域还是有一些理解。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带来什么好处?农地圈团队一直都支持保留态度。
首先从理论上来分析,如果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继续种植粮食作物,那么农业的总产值基本上不会增加。虽然规模经营之后农药化肥的价格有可能因为批量采购而有所降低,但规模经营同样需要投入,比如农机,水利灌溉等,同时考虑到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承包者需要对农民支付租金,这无异于提高了经营者的成本。两者相加,从短期来看,农业的生产成本是提高的,农业的总产量却没有增加。那么承包者给农民的租金自然不会很高,其上限就是农民自己劳作的收入。比如为目的,如果农民自己种的话一年能收入两千块钱,扣除农机种子化肥等成本还剩下八百块钱。那么经营者如果土地流转后依然从事农业,尤其是主粮,那么大概率承包者给农民的租金不会超过每亩八百,而且还要比八百块钱低。否则土地承包者就是亏本的,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的土地流转补贴来弥补成本。
从农地圈平台流转出去的土地,我们后续跟踪可以看到,有20%左右土地流转出去之后什么都没有做。还有20%左右是种植粮食作物,一般不会超过两年就做不下去了,无法继续支付每年的租金。当然也有一些经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不过很不幸的是,他们都不是做大农业和大种植产业的。
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在三农之外,是农地圈团队看待三农问题的一个基本判断。
当然作为农民而言,对于农村的土地流转也不应该报过高的期望,或许它并不能解除你的贫困。
更多三农问题讨论,敬请关注农地圈微信公号:农地圈 ID:quandiernews 同时敬请关注农地圈网站(quandi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