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草莓的空心和畸形现象是由激素引起的吗?
答:品种、栽培管理和天气条件是引起草莓空心和畸形的主要原因。
草莓空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品种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些草莓品种如阿玛奥、阿尔比、八四莓一号、赛娃等本身具有果实中间空心的特点。其他草莓品种如在果实膨大期遇到肥水管理不当或土壤太干时也会产生果实空心现象,使用膨大剂等植物外源激素也有可能造成草莓果实空心。
所以,草莓空心主要是由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引起的,使用膨大剂等植物外源激素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草莓畸形与天气条件和品种相关。如天气太冷,蜜蜂不肯出来干活;或者光照不好,花粉囊无法打开,花粉颗粒不能充分的散开,蜜蜂不能正常授粉极易产生畸形草莓果。
我们平时看到的“大草莓”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些草莓品种天生大个儿,比如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红颜、章姬等都是大个头。事实上无论什么品种,只要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果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草莓的果实和叶片数量基本确定,光合作用产出和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总量也就确定了。显然,草莓大小完全是由植株营养和果实成熟度决定。
另外,草莓“白屁股”和使用植物激素也没有必然关系。因为草莓的转色过程通常是从尖端向后面的果柄逐渐进行,易受到光照的一侧更先变红,越靠近果柄基部着色越慢。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早春大棚内生产的草莓,由于受光照较弱等影响,转色过程偏慢,加上品种原因,使得果实基部转色就会推迟。如果等到整个草莓完全变红时采摘,草莓顶端会因为过熟而容易损伤,因此,一般果农会在草莓完全变红之前采摘,就出现了所谓的“白屁股”草莓。
问:什么是植物激素?草莓生长过程中允许使用植物激素吗?使用植物激素安全吗?会造成儿童早熟吗?
报道中提到的植物激素,实际上是我国农药登记目录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物质,具有促进生长、增产、早熟、改进品质、防冻、抗病等多方面作用,最终提高产量和质量。目前在草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芸苔素内酯等植物外源激素已取得农药登记,是国家允许的。这些植物外源激素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也广泛使用。
农药按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五级,目前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绝大部分属于低毒或微毒农药,比一般杀虫剂、杀菌剂都低。它的作用对象仅为植物,不同于杀虫剂、杀菌剂对动物或病原生物有毒害作用,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非要说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植物生长速度过快,植株养分积累不足,导致果实的味道不好。事实上,目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关于儿童早熟问题。激素是生物体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缺乏激素或激素不够,会直接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植物激素针对植物起作用,动物激素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两者的作用靶标和机理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所谓植物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的说法,无任何科学依据,都是谣传。
问:农民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到底用不用植物激素?市场上销售的草莓检测结果如何?
在一线从事生产研究指导已经15 年的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常务理事齐长红表示,理论上讲,施用了“膨大剂”氯吡脲确实会生产出个体肥大的草莓,但是稍有常识和经验的种植户基本不会使用,因为这样做会“损人又害已”。试验表明,施用了氯吡脲的草莓不仅颜色和正常草莓不一样,而且很软,果皮变薄,手轻轻触碰就会落上指纹印,很难摘下来。如果超量使用,不但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抑制作物生长甚至出现药害。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2014、2015 连续两年草莓监测结果,采自生产基地和市场的253 个草莓样本中氯吡脲检出率均为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2012-2015 年对浙江部分产区草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仅检出芸苔素内酯,氯吡脲等其他6 种植物外源激素均未检出。2012-2014 年均未检出氯吡脲等4 种植物外源激素,检出的多效唑等3种植物外源激素其平均残留量仅在0.0016-0.0055mg/kg 范围内,最高0.08mg/kg,膳食风险也仅在0.001-0.287%范围内。
可见,草莓种植者基本不使用植物激素,即使使用也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完全不必担心,国内外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吃了使用植物外源激素的农产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例。2015 年“乙草胺草莓”的乌龙事件刚刚过去,“空心激素草莓”又以各种版本出现在网络媒体,在各类信息纷繁复杂、充斥网络的今天,每个消费者面对流言时要多一些辨别力,多一些谨慎的求证,相信科学终将拨开迷雾,还原事件真相。
《中国蔬菜》感谢您的陪伴和支持!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