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热映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是位植物学家,他成功在火星上种植了土豆,成为第一个火星农场主。让人称奇的是,他被独自遗留火星后,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火星真的能种土豆吗?前一阵子,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王竹也看了这部电影,而且对这火星种土豆专门做了一番研究。来看王竹怎么说。
王竹:看完影片我不禁怀疑,虽然土豆浑身都是宝,但在最低气温零下153℃,没有水源,土壤成分不同,没有氧气的火星上种土豆真的可行吗?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索证明:火星土壤除了缺乏氮元素,其他成分与地球土壤很相似。而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真要在火星种土豆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总部位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将开始在地球上类似火星的环境中培育土豆,希望最终在火星上建造一个可控制气候的“穹顶”,来种植这种古老的农作物。该团队将在实验室中复制火星的大气条件,使用来自潘帕斯德拉霍亚沙漠的土壤,这种土壤据称几乎与火星上发现的土壤完全相同。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肯定知道了,火星种土豆并不是想的那么不靠谱,可另一个疑问也接踵而至,为什么非得种植土豆呢?
其实,农业学家们一直在宣传种土豆的好处,因为土豆中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营养丰富,还能在恶劣条件下生长。关于土豆种植的记录最早能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目前,世界上诸多国家将土豆当作主粮,比如欧洲国家人均年消费量稳定在50-60公斤,俄罗斯人均消费量达到170多公斤。而我国也在不久前提出了土豆主粮化的战略。
另外,其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在实验室中模拟火星的土壤和空气环境,并成功种植了十余种植物。
今年8月,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更是展示了太空中种植的红色萝蔓生菜。宇航员首次在粉色灯光照射下的原型箱子里培育出6株红色萝蔓生菜,由粉红LED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线。生菜在太空中生长周期很短,一旦种植,28天后就能成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火星种土豆的疑问一定全部解除了,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电影里男主角马克种土豆的全过程:
马克首先将火星上的土壤,在基地的室内铺好,再用自己的粪便混入,人类粪便中富含氮元素,所以理论上是能种庄稼了。然后最重要的是水,为了采集水,马克从火星登陆舱的火箭燃料中分解出氢气,再混上氧气,火星上是不能带点火设备的,看来安检很严格,然后他就把队员遗留下来的一个木质挂件削出很多木屑,弄出了火,点燃了混合气,经过一次实验失败爆炸后,马克终于得到了水,土豆也得以生长发芽了。
来源:央广网
2016年《中国蔬菜》杂志征订工作已开始!
全年共12期,每期定价8元,全年96元。
1、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131。
2、汇款订阅:将订阅款项汇至编辑部。
收款人姓名:《中国蔬菜》编辑部
收款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编辑部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9550
《中国蔬菜》感谢您的陪伴和支持!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