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防止氮肥产能过剩的方法
2013-05-22   来源:中国化肥网   

  由于氮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导致氮肥产品价格下滑、库存积压,要想解决这一现状,氮肥企业要加大调转步伐,尽快消除产能过剩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我国现有尿素产能7130万吨,未来3~5年,还将有近2500万吨新建产能建成;到“十二五”末,国内尿素需求预计为6000万吨,再加上出口500万吨,实际需求量为6500万吨。在现有的市场化竞争条件下,预计有600万吨竞争力弱的产能可能淘汰出局,其中原料供应不稳定或成本偏高的产能有456万吨,按淘汰一半算,淘汰约200万吨,再加上半停车的产能135万吨、长期闲置或即将退出的产能257万吨,仍有近2000万吨过剩产能。
  在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省化肥行业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表示,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虽然也有金融危机的推动作用,但国家在政策指导上也有一些偏差,一是上大压小,二是化肥产能向资源地集中。
  据了解,目前在建以及新建氮肥项目必须达到一定产能,才有可能获批。这样的方式虽然使企业在规模、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也造成一些产能过剩。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指导的影响,内蒙古、新疆等煤炭、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产能急剧增加,而粮棉主产区尿素产能减少。有数字显示,预计今年底,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的尿素年产能在4000万吨左右,仅占全国的50%;原料资源地(山西、新疆、内蒙古、陕西、四川、贵州、宁夏等)的尿素年产能为3200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一氮肥生产大省,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青岛天柱、诸城良丰、潍坊金星、青州盛兴等尿素厂,烟台金海、日照富民、莒县银丰、微山吴福、荣成恒大、荷泽泰龙等碳铵厂先后退出化肥行业。全省氮肥企业由2009年底的48家减少为目前的32家。
  坚持肥化一体化发展,也可以有效地转移一部分过剩产能,用化来补肥,以肥来促化。山东氮肥企业在肥化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鲁西化工从煤化工、盐化工、公用工程等基础产业做起,按照化工新材料的方向逐步延伸产品链条。目前拥有300多万吨40多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产业链,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
  一家大中型化肥厂通过产品调整,转移6万吨合成氨的产能并不困难,50家企业就是300万吨,相当于减少500万吨尿素产能。
  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克服产能过剩不利影响的根本出路。焦延滨介绍,目前多数企业转型项目科技含量低、模仿性强、大路货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强。资源、能源利用不充分,增值不理想。因此氮肥企业要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同时科学布局,探索新型产业,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从而完成转型升级目标。鲁西化工先后开发了聚能尿素、缓释尿素、含钾尿素等多个品种,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和用户需求,开发了各种养分含量的新型复合肥70多个品种,切实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9976-1.html

标签:化肥 国内 方法 产能过剩 防止

上一篇:肥料产业变革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印度需求下降 影响我国磷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