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如何化解磷肥产能过剩成焦点
2013-05-28   来源:中国化肥网   

  在第二十届全国磷肥行业年会上,如何化解磷肥产能过剩成为讨论焦点。
  国内来看,磷铵价格步步下滑,行业利润空间被一压再压直至赔本。就近而言,3月底国内各种含量二铵平均出厂价在2911元(吨价,下同),同比大跌220元;各种养分一铵平均出厂价同比降215元。更让企业担心的是,这种低迷行情似乎还在继续发酵。放远来看,我国磷铵的表观消费量在持续增加,但实际农业需求量保持平稳的同时还有下滑趋势。据协会统计,2009年以来,国内二铵表观消费量分别从近900万吨增至近1100万吨,一铵从不到800万吨增至1200余万吨。而这段时间全国对二铵的实际施用量一直变动不大,同时由于期间氯化钾表观消费量持稳,主要与氯化钾配合使用的一铵也长期处于滞销状态。
  国内磷肥未来的供求形势也不容乐观。农业部提出全国磷肥的需求量稳定在1200万吨(折纯)左右,但全国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693万吨(折纯)。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进,国内对磷肥的需求还有进一步减少的可能。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透露,去年10月至今,一铵厂家严重亏损,二铵仅限保本。而去年整个磷肥行业的利润率维持在4.7%。湖北宜化负责人估测,在当前这种供需形势下,如果进出口等相关政策没有松动,磷铵厂家在未来三年内能维持去年4.7%的利润率已属难得。
  内忧难解,外患更甚。在国内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磷铵行业每年都把出口作为消化产量、提升利润的重要渠道,然而今年磷铵出口正面临巨大压力。
  一方面是国际磷铵价格持续低迷,主流离岸价同比降幅在300元左右,按此跌幅,企业外销出厂价甚至低于内销价格;另一方面是占全国60%出口量的印度市场今年已现萎缩征兆,该国无论从补贴还是从采购量上,均对我们出口不利。
  长远来看,国际磷铵市场供大于求之势也在逐步形成。沙特今年二铵产量将增加70万~120万吨;摩洛哥新建的四套百万吨级磷铵装置将于今年下半年起每半年投产一套,到2015年新增400万吨/年。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武雪梅表示,两家新增产能必然会对中国磷铵出口造成压力。
  据协会透露,2010年以来中国二铵出口量基本稳定在400万吨,在国内磷铵产量每年递增、但需求持稳的状况下,如果出口量达不到400万吨,国内供求压力可想而知。
  内忧外患交集,究其根本还是磷铵行业日趋严重的产能过剩。据了解,2012年国内磷铵产量较使用量过剩率超过40%,在过剩压力下,今年一季度国内二铵企业库存同比增38%,一铵库存大增61%。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表示,今年将重点讨论制定化解磷铵行业过剩实施方案,力争到2015年国内二铵产能控制在1500万吨,一铵产能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
  化解过剩 主要靠市场
  围绕如何化解磷铵产能过剩,行业专家和企业老总纷纷提出建议。其中,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国家应该在政策层面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市场来淘汰落后。
  有企业认为,应该取消对于化肥行业在电价、铁运、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加速市场竞争压力的传导,通过强化市场作用让劣势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湖北新洋丰总经理杨华锋分析到,优惠电价直接导致化肥行业在节能降耗技改中缺乏动力,取消优惠电价对于能耗高的企业就是一种淘汰。此外,税收的优惠,导致地方政府对肥企非常不支持,铁运的优惠又让肥企很难拿到车皮。他认为,这些政策在出台之初是为了扶持化肥行业发展,但是在目前化肥行业已经做大,甚至出现严重过剩的状况下,应取消优惠政策让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才能避免优势产能好不了,劣势产能死不掉。
  湖北省经信委近些年一直在调研化解当地磷铵产能过剩的方案,该部门负责人认为,可以将取消优惠电价与国家现有磷铵准入条件捆绑执行。“我们初步的想法是,达不到磷铵准入条件的企业,实行取消优惠电价的政策,然后让市场来决定谁退出。”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措施可以加速淘汰的进程。
  减少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有企业和协会专家建议提高磷铵质量标准来淘汰落后。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认为,现行磷铵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通用水平差距较大,按照现行标准,国内二铵一等品、优等品和合格品的氮含量差距在20%以上。据介绍,国内传统法二铵合格品氮磷含量要求是14%和39%,而国际通用的二铵含量是18%和46%;国内料浆法一铵产品质量标准也落后于国际。这一方面导致国内市场上二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减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少企业对提高磷铵质量标准表示认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文认为,在化解存量上,应强化一些可检查的指标。“提高磷铵质量标准,可以有效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产能进行限制和淘汰。”吕文说。
  “我们一直提倡要严格磷铵产品质量标准,现有标准对于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非常不利。质量标准一旦提高,相关部门都可以去查,可操作性也强。”云天化国际总经理明大增说。他同时坦言,修改标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短期内难有突破。
  也有企业认为,在当前磷铵利润微薄甚至亏本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只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落后产能自然会在市场调节下被淘汰。湖北宜化副总经理张新亚表示,此前三年一铵的产能增长了一倍左右,未来三年一铵行业在市场净化下会有30%的产能被淘汰。“目前宜化在合成氨和磷矿石自给的情况下,一铵负荷率才50%。为什么这么低,因为原料成本都搞不回来。“张新亚说。
  抬高门槛 环保当先
  呼吁公平市场竞争的同时,如何抬高磷铵行业准入门槛也成为企业老总们和地方政府代表讨论的重点,其中环保门槛首当其冲。
  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将把当地化肥产能从1200万吨(折纯)减少至1000万吨,当地正在考虑的一项淘汰落后指标是:企业是否具备符合国家要求的磷石膏堆场。湖北省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以是否具备合格的磷石膏渣场来设定门槛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些盈利差、规模小的企业很难保证环保投入,以这种方式来淘汰落后,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又可以落实到位。
  湖北磷化工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文俊认为,以磷石膏渣场为切入点较为可行,因为建立磷石膏堆放渣场是对磷铵企业最起码的环保要求。他建议在具体实施上关键要卡住时间: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建立合格磷石膏渣场的,就应列入淘汰名单。
  明大增建议,除了对磷石膏渣场的要求,对企业烟气及废水排放也应严格要求,纳入淘汰考核指标。“全国磷铵企业烟气排放参差不齐,如果在烟气排放上也提高门槛,给优势企业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会加速那些对环保重视不够的企业的淘汰。”明大增说。
  杨华锋认为,在环保上抬高门槛就意味着对企业规模有一定的要求。他分析,一个年产20万吨磷铵的企业很难有资金实力建设规范化的磷石膏渣场。“再比如二氧化硫尾气洗涤装置,一套下来得600万~700万元,10万吨磷铵/年规模的企业不可能负担起这么高的投入。”杨华锋建议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研测算,多大规模能够配套必备的环保设施,从而在规模上对企业做出要求。
  条件已变 政策需调
  讨论化解过剩中,不少企业建议,当前国家磷铵出口政策应有所调整。
  杨华锋认为,国家此前制定出口政策的条件已经不存在:最初制定严格出口政策是考虑到国内肥料的供不应求,而当国内产能供大于求时,又考虑到磷矿资源紧缺,限制磷资源出口。但是目前两个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杨华锋分析到:“首先国内磷铵供应已经不成问题,随着企业对中低品位磷矿石利用开发技术提升,全国可用磷矿资源量应该是翻了几倍。就湖北而言,黄麦岭已经可以将8%~10%的磷矿浮选后生产磷铵,洋丰可以用15%~17%品位的胶质磷矿浮选出制造磷铵的高品位矿石,技术非常成熟。”
  云南、贵州磷铵企业代表也表示,当前的出口政策让企业在参与国际价格谈判时颇为被动。“既然每年都要出去400多万吨,为何不实行出口总量控制?一能增强企业谈判空间,二也能限制出口,配合国内化解过剩的步伐。”一位企业老总如是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9964-1.html

标签:化肥 国内 焦点 产能过剩 化解 如何

上一篇:化肥降价 谁得实惠
下一篇:生物肥料在中型肥料企业中担任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