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市场竞争比较惨烈,中国化肥网小编认为,这是行业成熟的必经过程,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这是化肥市场不可回避的问题。
行业亟待洗牌,也无时不刻正在洗牌,市场的竞争白热化使得企业如同饮鸩止渴一般,在明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还是想千方百计的通过提高产能来压低上下游的成本,以获得价格竞争的筹码。而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而言,提高产能意味更大的资金投入,使得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资金流捉襟见肘,于是壮士断腕,在 本就不太稳定的销售渠道里想办法,想方设法压缩渠道长度,企图释放渠道红利,但为此使渠道商揭竿而起丢了区域市场的例子大有人在,甚至个别企业在苟延残喘之际走上了假冒伪劣、偷减含量的不归路。面对严峻的市场现状,也就是在面对生存或是死亡的抉择,对于此,作为业界同仁,你当如何?
要突破这个问题,不妨分析一下市场竞争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渠道问题么?不是,因为渠道不是谁一家独大的生意,在契约关系的基础上,渠道的建设取决于厂家的支持力度和对渠道管控的水平以及互信的程度,在同样的产品条件下,大家应该都在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人愿意为厂家的价格战自己埋单。那么是市场问题么?同样不需要讨论,我们是不一样的厂家,但具备同样的市场消费群体。那么只剩下产品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当渠道建设成熟,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 高度一致便会造成肥料企业间无休止的厮杀和无谓牺牲。这便是我今天要提出的观点,只有建立在产品差异化为基础上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才会使企业走出白热化竞争的涡流。
如何进行基于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将市场拆分,并对拆分后的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根据目标市场的种植作物情况、消费习惯、耕种群体,肥料发展方向大致制定出不同于竞争对手和不同于其它市场的产品类型及价格,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
其次,自身产品要有差异化,高端产品做品牌,做明星产品,从品牌上区分其它厂家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也就提高了全线产品的价值;中段产品做利润,用价位不高但实用的产品,拉动企业的产能及销售,并获取丰厚的利润;低端产品做市场,将价格竞争引导到自己的低端品牌上,不为利润,就为应对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并可以通过这些产品守住来之不易的市场。
最后,基于产品的差异化竞争,需要企业具备很高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成功又基于产品定位的成功,这个问题和我刚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息息相关,就是要对市场和消费心理进行充分的调研,发掘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例如快销品领域凉茶的崛起便是基于次,中国的传统中医文化里有“上火”一词,对于南方众多地区,炎热的气候和麻辣的饮食习惯,很容易使人“上火”,如今的加多宝便是抓住了人们“上火”需要“下火”的心理,挖掘了在南方民间名不见经传的凉茶,经过营销包装,以“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广告词红遍神州,一举成功。这便是对心智资源成功挖掘的典范,肥料产品的创新同样需要这样对心智资源的挖掘,一旦定位成功,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就表示产品差异化创新的成功。
更多化肥信息关注新农资360网(www.xn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