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网得到消息,云南玉溪农业科学院与澄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了菜豌豆、西兰花、韭菜及大葱4种蔬菜作物的控肥技术主要是以“施肥结构、用量和方法”为核心。
针对抚仙湖北岸农业区土壤中氮、磷等残余量及淋溶流失量,对抚仙湖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的实际问题,项目组自2005年以来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检测、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并举的方法,从施肥、土壤养分、植株营养、产量和产值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项目组在查清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的基础上,通过16组小区试验及174组同田对比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探讨了不同施肥结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对蔬菜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控肥技术对蔬菜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土壤相关养分残余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项目组明确了当地主栽蔬菜品种菜豌豆、西兰花、韭菜及大葱的养分吸收量、土壤残留量,以及氮、磷、钾施肥量与植株吸收量的关系,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以“施肥结构、用量及方法”为核心的控肥技术。
2006年以来,项目组采用4种蔬菜作物控肥技术 通过采取室内会议逐级培训式、田间地头巡回检查与指导式、资料的发放及张贴与广播培训式、举办样板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了控肥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和实施质量,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到2012年时推广应用率达88.8%。
7年来,项目组累计推广应用面积为27.43万亩(含复种),4种蔬菜作物累计新增蔬菜产品1692.76万千克,新增产值7718.57万元,累计减少氮190.71万千克,减少P2O5达81.39万千克,减少K2O达108.13万千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按尿素2.20元/千克、普钙0.57元/千克、硫酸钾3.50元/千克计,共减少肥料投入1959.01万元,新增纯收益9632.61万元。该项目获2012年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更多化肥信息关注新农资360网(www.xn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