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遇到了好机遇。
尽管中微量元素肥料作为新型产品受到关注,但是由于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合力、难以进入主流产品等“瓶颈”,导致中微量元素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作为配角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缺乏一个统领行业的清晰定位。
在肥料“零增长”农业政策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思路”,才是行业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会长李炜认为,今年相关部门颁布出台的“土十条”“水十条”,为我国农业、土壤、水质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要指标。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要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寻找自身的定位。
中微量元素肥的发展,是对我国农业土壤修护、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微量元素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价值也日益体现,从而让人们对农耕地土壤重新审视,这将提升中微量元素肥成为耕地修护和作物营养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
中微量元素肥料几乎在每个企业的产品链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产量低、规模小也是企业现状。对于土壤问题缺乏充分认识、没有形成合力等思路问题导致行业发展“瓶颈”。
据有关单位对全国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土壤中微量元素处于“中度缺乏”状态。我国中、低产量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耕地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宗文认为,复合肥过去30多年的普及和大量投入,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老底”大量消耗,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出现短板,大量化肥投入以及有机肥投入的不足,使土壤酸化继而毒化严重,使中微量元素短板失去了传统有机肥料的补充,加剧了养分失衡。
更多化肥信息关注中国化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