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颁布实施还不到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展开了执法检查,并形成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当前食品安全有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是否有时间表?打击食品安全犯罪采取了哪些严厉的措施……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7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报告,国务院相关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复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题询问。询问过程中,针对任茂东委员提出的“如何解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配套检验方法缺失”的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给予了回答。
淘汰农药亟待具体时间表
“舌尖上的美味”令人流连,然而如果没有“舌尖上的安全”,美味也只能让人望而却步。据了解,任茂东委员一直关注农产品的农药使用和农药监管问题,农药监管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他提出问题,“新《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农作物。’哪些具体措施可以保证蔬菜瓜果上没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回应说,目前,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制定、施行上有了明显进步,可是仍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标准数量仍然偏少,一些农产品还存在着标准缺失的问题,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标准的使用率不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现在有2.3亿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农产品市场优质优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就是说好东西、达标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卖出好价,农民实施按标准生产缺乏有效激励。
至于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韩长赋称,加快是必须的,也要有时间表。2020年要实现零增长和减量化目标,即“我们提出五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计划,首先做到‘零增长’,然后要把绝对量减下来。”他坦承,“现在高毒农药‘一刀切’似的禁止还做不到,下一步要加大推广绿色防控,包括生物防治。在食用农产品上,特别是果、菜、茶、中草药这些方面从现在开始就要严格执法,坚决做到不使用高毒农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各个部分以及生产企业都在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未来,如果在技术上有突破,这个进程还会更快。”
“监管+政策”力促禁用目标实现
剧毒、高毒农药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毒生姜”“毒韭菜”事件频发,农药滥用和农药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例屡见不鲜。一方面,农药残留在人体内,对健康造成了危害;另一方面,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相关资料显示,新《食品安全法》在农药管理方面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并特别强调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据了解,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我国早有明文规定。1997年5月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规定》第26条中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农业部从2011年起就要求高毒农药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做到高毒农药100%信息可查询、100%流向可跟踪、100%质量有保证。此外,一些地方同样也有值得借鉴的措施与模式。例如,今年5月1日起,山东省青岛市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发布“悬赏”令:给予举报者两千元至五万元的奖励,此举顺乎民心,令人振奋。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禁用、淘汰剧毒、高毒农药法律规范必不可缺,执法措施也必须严。当然,想要确保高毒、剧毒农药禁令顺利实施,政府除了严格执法,对违规使用超标农药者施以严惩外,还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更多新型生态、生物农药加快替代步伐,同时给农户发放补贴资金,让农户用得起、乐于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唯此,禁用目标的初衷才能如期照进现实。
“零增长”与法规用意不谋而合
“这体现了我国对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又是农业大国,减少农药使用量,对于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与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用意不谋而合。
对于实施新《食品安全法》而言,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呢?近日,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植保站站长、药械科科长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交流、探讨后建议,一是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夯实病虫防控基础,确保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二是深化绿色植保理念,实化、优化综合防控技术,尽量减少化学防治;三是扎实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发展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水平;四是强化农药新品种、新剂型、新助剂等试验示范,抓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促进农药减施增效;五是加大先进高效施药机械及施药技术推广力度,提升防治装备水平,切实提高农药利用率。
另据了解,为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农业部今年还将强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努力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一方面,今年将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主产区100个县,重点监测调查农药使用种类、使用量等指标,组织农药利用率测算研究、抗药性监测等;另一方面,加强示范引导,组织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加强农企合作,建立500个示范基地,加快推广绿色防控产品、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在高效低风险农药与高效节药植保机械示范推广方面,建立100个示范区,筛选、推广一批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还将组织开展“百县万名农民骨干科学用药培训行动”,在农药使用量大的10个省举办150期培训班,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技术骨干1万名以上。
记者手记
保障“舌尖上安全”:禁“高”还需尚“低”
在新《食品安全法》中,其亮点之一就是针对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问题严厉监管、严格限制的具体要求。
然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在我国一直都是“老套路”与“新途径”的较量。在一些地方,农民用惯用高毒农药,杀虫见效快,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贻害无穷;而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虽然见效慢,但安全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而且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更好,价格可以卖到更高。
如何将“高毒高残但高效、低毒低残却低效”的用药误区告诉农民,并非三言两语、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这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专家指导、试验示范等一系列实质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为加快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部制定并推出《种植业生产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并将大力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
多项政策制定与实施表明,我国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食品安全和农村环境治理的迫切要求下,未来农药使用监管,一方面,要加大禁用品种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扩大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通过禁“高”和尚“低”两个环节齐发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汪洋)